标题 | 高中数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
范文 | 娜仁其木格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教育改革对师资力量的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且数学知识偏向于逻辑性,教学要照顾到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与教师授课的课堂质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参与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意义,并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改变目前的课堂学习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主体参与意识;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366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概念晦涩难懂、公式繁杂。教师要根據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知识,教会学生用科学的逻辑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产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参与意识,愿意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教育面临学生严峻的高考教学压力,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分数,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股脑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学生在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及教师灌输式教学影响下,很难提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也难以激发学习的欲望。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氛围压抑,不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堂参与感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在恶性循环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难以适应课堂学习模式。 二、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提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任务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应该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通过精细化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大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细节问题,让其钻研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数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内容情境,活跃数学教学课堂 在情境教学中,内容情境指的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所设计出的情境,让学生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总结经验。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内容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设置内容情境时,要能够将学生放置在特定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任务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社会热点“微博”以及“明星与粉丝”来设计内容情境,并把这些内容与相关章节的题目巧妙结合,如“一位人气较高的明星A,每发5条微博,其粉丝数即可增长200位;另一位知名度低的明星B,在200条微博里,每发20条微博,可增长100位粉丝,而在400条微博里,每发16条,增加160位粉丝;请问明星B至少要发多少条微博,其粉丝数才能大于等于明星A呢?”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并给出限定时间,让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因为是学生平时都有关注的社会热点,因此学生会体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且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升了学生的任务感,学生会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可见,教师若能设计出合适的内容情境,并善于利用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合作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得数学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二)巧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概念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完全是兴趣使然,因此,教师应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融入更多的趣味元素,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生趣盎然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制订人性化的教学计划,增加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不由自主地产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在趣味情境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和吸纳,体现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的实际作用。 (三)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数字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同时也能够将数学问题情境进行良好的呈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中,搜集和教材相关的教学课件,以图片展示或者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问题情境的还原,为学生进行更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创设,让科技的力量带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思维,为学生创造更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系统,触发学生更多的探索思维,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实效性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汤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3):16-17. [2]张伟.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84-85. [3]李东强.探求高中数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3(13):16-18. [4]贾旷.高中数困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成因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