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策略
范文

    俞越冬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努力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生活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生活化教学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也更能满足新时期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将数学课程与生活化教学理念有机结合,针对生活化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不断优化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健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趣味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054

    引言

    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如果将生活元素与趣味化教学设计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更为理想。本文总结了趣味生活数学在小学教学之中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趣味生活化

    情境教学已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个时候教师要在数学生活教学模式中引人情境,实现情境的全面铺垫。首先,要求教师对本节课教学重点全面了解,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将课堂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得以提升。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换角度观察物体的竞赛情境,确保学生在观察生活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更多的趣味体验;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教学情境的持续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整节课之中都能够形成情境感悟。教师让学生组织了竞赛活动,在教师的要求下,两组同学都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观察玩具汽车在不同角度所展现出的图片,这样不断增加速度,学生就会有失误的情况,以此形成竟争;最后,针对这个玩具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情况,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就对观察物体有了更多的体验,请学生说清楚通过刚才的活动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另外,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观察拓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副情境图,进而对图之中的人物关系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样不同角度不同感受的体验,让学生对生活场景更为熟悉,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了要多角度地仔细观察。

    二、采用生活化导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导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课堂教学环节,不仅关系着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也决定着教学目标能否颇利实现。然而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导学环节都没有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他们通常直接向学生揭示新课题,不仅难以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也无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助燃剂。因此,教师想要妥善消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必须重视导学环节,积极采用生活化导学,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导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数学课堂开一个好头。比如,在教材《比高矮》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导学。首先,教师在班级内选择四个身高差距较大的学生走上讲台,让其他观察这四名同学、交流汇报观察结果,有的学生说衣服颜色不同、有的学生说性别不同、还有的学生说高矮胖瘦不同……对于这些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顺利引出新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品和人进行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不仅达成了本课的知识目标,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设计生活化问题,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动机

    数学是一门注重思考的学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源于思考,而学生主动思考行为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种条件我们称之为动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症结是教师没有找准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小学生虽然数学素养比较薄弱,但是他们通常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产生疑惑也乐于解开谜底,这种心理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以利用的切入点。基于此,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生活化教学法联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设计生活化问题,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新课程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动机,进而使学生由被动从属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大幅度提升学生解决间题的能力。比如,在教材《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就可以设计一个生活化间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飞驰的汽车吗?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见过!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汽车能够跑得又快又稳吗?这个问题学生虽然答不出来,但是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有效活化,对新课程也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实物,如盘子、鼠标垫、硬币等等,带领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同时向学生渗透汽车跑得又快又稳是因为它拥有圆形车轮的科学原理,为学生解答之前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用圆规画圆,不但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充分发挥了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推行实效。

    结论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行现状并不乐观,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想要改善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落实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数学课程与多种生活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彰显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的应用实效。

    参考文献

    [1]赵文莉.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5.

    [2]朱永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9.

    [3]李小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