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机械性肠梗阻30例诊治体会 |
范文 | 尹兆雷 【摘? 要】目的:合理治疗机械性肠梗阻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至2019年收治30例机械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手术治疗22例,全部治愈出院。保守治疗8例全部好转出院。结论:机械性肠梗阻通过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机械性肠梗阻;诊断;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绞窄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病情严重,发展快,如不及时诊治,延误病情,发生感染重毒性休克,危及生命,甚至死亡0。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机械性肠梗阻可以提高机械性肠梗阻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现对我科2005年至2019年收治30例机械性肠梗阻病例诊治分析,有利提高机械性肠梗阻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广泛性肠粘连4例,肠扭转3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粪石性肠梗阻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套叠1例。 1.2发病年龄2岁至82岁,男性28例,女性2例。 1.3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8小时6例,大于8小时小于24小时20例,大于24小时4例。 2 治疗方法 2.1保守治疗8例,无手术指征,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输液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等治疗。 2.2手术治疗22例,全麻4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8例,术中广泛性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肠排列术4例,肠扭转3例,复位1例,肠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绞窄疝肠坏死2例,另腹部探查切口切除坏死肠管肠吻合术,疝修补术。空回肠粪石性肠梗阻6例,空腹吃柿子引起,粪石压碎排入结肠,单纯粘连带4例,去除粘连带,术中轻柔操作仔细止血,腹腔冲洗干净吸净,均未放腹腔引流。术后抗炎,支持疗法,持续胃肠减压,早期下床活动,床上翻身,按摩足三里穴,肛门注入开塞露,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粪石性肠梗阻术后1天始每天经胃管注入液体石蜡油20ML. 3 结果 3.1保守治疗8例,持续胃肠减压,输液维持水电营养平衡,抗炎,经胃管注射石蜡油20ml每天,肛门注入开塞露,保守治疗3至5天,立位腹平片无气液平,拔胃管,进流食,半流食,均好转出院。 3.2手术治疗22例,均无切口感染,无并发症,术后均治愈出院。 4 讨论 4.1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提高肠梗阻认识,充分术前准备,合理化,个体化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0。 4.2 机械性肠梗阻腹痛较轻,无发热,腹部无腹膜炎体征,无肠鸣音消失,保守治疗,持续胃肠减压,抗炎,维持营养水电介质平衡,密切观察血压,体温,腹部体征变化,出现手术指征,手术治疗。 4.3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指征:单纯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密切观察24小时至48小时不缓解,出现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发热。呕吐早,呕吐频繁,早期出现休克,意识改变,便血,腹膜刺激征。粘连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白细胞升高。绞窄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0。 4.4 术前准备,输液抗炎,扩容。肠梗阻体液电解质大量丧失,如不充分准备,麻醉,术中操作,血压下降休克危及生命。术前辅助检查风险评估,降低手术风险。 4.5 术中轻柔操作减少副损伤,粘连带简单切断分离,小范围粘连成团无法分离,或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小肠广泛肠粘连,分离后肠排列术,绞窄疝肠坏死,另剖腹探查切口切除坏死肠管肠吻合术,腹部疝切口冲洗吸净,一期疝修补术。肠扭转无坏死复位,坏死者,肠切除肠吻合术0。 4.6 术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吸净,腹腔不放引流物,引流增加术后肠粘连机会。 4.7 术后早期翻身,下床活动,腹部热敷,肛注开塞露,按摩足三里穴,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肠梗阻发生。术后抗炎,维持营养水电介质平衡,持续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復。 4.8 不空腹食用柿子,黑枣,等预防肠石性肠梗阻,积极处理腹部疝,防止绞窄疝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四版.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黄志强.黎鳌.张肇祥.外科手术学.1994年2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