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
范文 | 周艳美 摘要:心理健康的人,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处理事情的能力都要高于心理缺乏健康的人,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事情上的处理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是多么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95 引言:说起健康,多数人想到的是身体健康,但是心理健康也属于健康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成为了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对自身的人际关系进行处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人在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时不屈不挠的斗志。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体上来说,现在小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早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相关资料显示,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大部分是由于不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焦虑。由于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导致逃学时常发生,所以学校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给小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课程,为他们普及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让社会、学校、家长都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2.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 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弱。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干扰。由于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是以分数去要求孩子,自然就导致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小学生非常孤僻,思想比较封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判断,遇见问题能够想办法解决。让小学生去正确地看待分数和学习,而不是只把分数和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1.开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进来,找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入手,追本溯源,利用专业的手段对症下药,解决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女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发现以后及时带她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治疗室去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根据这名女生的情况,为她量身定做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开导课程,同时大家也非常关注她,在上课的时候会积极地鼓励她,去真心地赞美她,进而让这名女生感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关爱,她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外,我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还会针对我们当地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建立校外教学体系,让大家在愉快地玩耍中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所以学校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课程培训体系,有效改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查漏补缺,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拓展范围,丰富教学形式 农村小学和教师要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把开展本学科教学视为己任,尽力拓展范围、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努力提高本学科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使其得到应有的良好发展。 分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培养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如:语文可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与完善的人格;数学能够让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科学可以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学科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各式各样,教师不应局限于讲解课本知识。想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在校内外营造一个温暖、文明、快乐的环境,让學生在良好的气氛下学习生活,健康、幸福的成长。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小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要由心理老师带领,通过简单、具体、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进行引导。通过读书,可以拓宽他们的心理空间,积极调整自己的问题。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如控制情绪、共情等。开放个体辅导室和团体辅导室,让学生可以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各种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从而发泄他们的消极情绪,提高积极情绪。 3.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 建设专业心理教师队伍,既要做好教师专业培训,又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积极对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由于从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且质量不高,通常是由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担任,而这些教师往往缺少专业知识,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应该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更加深刻认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得以正常发展的关键。 其次,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并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教师的工作与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在进行时的班级管理时,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因素尽心思考,立足于学生当前阶段的心理健康状态,制定合理的教育模式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心理素质得到提升,让学生带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最后从全面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缪智慧.小学数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J].读写算,2020(31):32-33. [2]向章宇,肖晓凌.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05):63-68. [3]祁晓娟.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60. [4]郭艳彪.中小学心育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参与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程培训项目有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0):68-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