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范文

    李丽学

    摘要: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情与特点作为设计前提,因材施教,进行科学化、目的性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好奇心,进而产生阅读动机。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97

    引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重视对学生实施情操陶冶,促使其终身成长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需要从学为中心角度去关注整体阅读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关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所呈现的学习愿望,并重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实现字词知识的累积,也能够收获情感体验,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模块的创建,是为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实现终身学习该项课程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目的,而是一种让学生收获语文知识的手段。

    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黄继光”课程阅读教学时,不仅是让学生实现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去总结文章中所蕴含的精神,感受老黄继光的精神,也能通过阅读掌握到中国军人在战争中所忍受的各种痛苦,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要让学生学会“读”,激发学生情感

    老师在课堂上富有激情,学生就容易被你老师的激情所感染,学生也就听的津津有味,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会学有收获,他们也乐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课堂。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重在平时的积累,开卷有益,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帮助很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来源于阅读书籍的多少。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书本里所表达的内容感悟,学会深入思考学习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让学生试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情感体验。情能感人,文章不是无情物。

    例如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被肖邦的满腔爱国之情深深感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体会肖邦内心的情感世界是分析理解文章的核心和关键。文章铇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阅读文章时,肖邦的悲愤之情、眷恋之情、赤子之情和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肖邦不分日夜,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走向生命的终点,然而他在弥留之际仍然紧握姐姐的手发出临终请求,请求姐姐在他死后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他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是多么执着的爱国深情!这些情感融入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每一种情感都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文本,用心深刻体会才能深刻感受。教学中通过不断朗读和比较,感受肖邦的内心世界,让多“情”的肖邦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爱国的杰出代表!肖邦虽然离开了祖国,远在异国他乡,然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关心祖国命运,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到音乐创作中去,他把自己的有限力量投注到报效祖国的努力中去,这思念祖国实际上是强大的感情动力啊!

    3依托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欣赏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篇幅的限制,加上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难以能满足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欲望。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阅读,拓展延伸学生的阅读视野,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扩大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里,指导学生寻找阅读内容的特点领悟挖掘阅读内容的美,从而让学生可以体验到文章内容的情感也很重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对比文章里的美和丑从而突出美的形象,使学生欣赏阅读内容里的美,如:在描写风景的文章里,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描写里景色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全班学生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的听诉,阅读过后再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文章的美也在这段有感情的朗读中得以体现进而使大家都能欣赏到。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文章,指导学生可以分析出更正确的情感阅读,使得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指导和欣赏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4结合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教会学生把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融合,让生活走入课本,让课本作用于生活,把生活中的实际感悟转化为对语文课文的感悟。

    例如,教师在讲解《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日出”,对生活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课文所描绘的内容进行比较,查找重合与互补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掌握海上日出的特征。教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真实地感受“日出”的到来,并让学生记录太阳一天的变化,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加深对日出的理解与感悟。通过生活实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课本知识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促进小学生对课文感悟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等能力,学生阅读量越多,阅读体验就越丰富,进而形成自主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宏宽.探究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7):31-33.

    [2]袁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微——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04):25+45.

    [3]代丽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2020(13):167.

    [4]戴麗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9):1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