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探高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 |
范文 | 常威莉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存在较多的弊病,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文言文知识,而群文阅读能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文言文; 群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44 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志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一种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初高中教学方法衔接的缺失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的差异性是由各自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导致的。初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原则是“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并以“串讲法”的方式施教。而高中文言文教学则将人物形象、文章结构以及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分析作为重点,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脱离了初中细致入微的教学讲解。可见,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衔接存在较明显的缺失,这导致高一新生很难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2. 学习心态过渡出现问题 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具有两大特点:第一,阶段性;第二,循序渐进性。因此,可将初高中视为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年龄和阅历都会增长,知识框架也发生了改变。高一阶段,学生会从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此时的性格、智力、品德以及审美等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展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对于初入高中的新生而言,他们步入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部分学生的心理水平仍停留在初中阶段,难以适应角色与能力的转变,仍以初中学习文言文的心态来应付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制约了自身的成长。 2、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落实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 由于文言文内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阅读文言文内容,只会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压力,无法真正融入文言文阅读氛围之中。所以,在群文阅读视域下,教师应该懂得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为群文阅读加入一些生动形象的阅读参考素材,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影视资料等,以充实群文阅读中的文言文内容,使得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枯燥、冰冷的文字。所以,无论是阅读一篇文言文内容,还是进行文言文的群文阅读也好,都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为其搜集可参考的素材。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内容转化为电子版,并与搜集到的其他阅读素材進行融合,从而在相关的文言文内容中穿插相应的图片、音乐、视频内容,以提升文言文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最终营造良好的文言文阅读氛围。 以高中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教学内容为例,这些文言文名篇都生动展现了历史场景,也为学生介绍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历史名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但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它行文简练、注重典故、骈骊对仗,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对上述这些文言文名篇进行群文阅读,不仅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也会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先根据上述群文内容,搜集一些经典的历史电视剧、影片、图片等鲜活的素材。比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这些文言文名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与之相关的历史电视剧或者影片等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电脑编辑和整理,以精选出重要的精彩片段,从而作为课程导入素材。最后,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分别点击相关的视频链接,将这些精选出来的视频片段导入课堂内,以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文言文名篇内容。 2.主动拓展加深内涵理解 课外拓展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高中生们主动拓展,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一类文章的难度也有所增加,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让他们主动的落实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离骚》这篇古文在高中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屈原作为我们国家的爱国主义诗人备受人们的尊重。为了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离骚》这篇古文,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授课方式完成对这篇古文的讲解。首先在多媒体中向同学们简单的介绍诗人屈原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屈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的风格。根据风格的变化推测诗人屈原是否经历了什么大事。在背景资料的拓展当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和屈原相关的古文,在氛围的带动中主动的去吸收和接纳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课的课文做好扎实的基础。在个性化的授课中,不同的人对于屈原的不同作品有着不同的喜好。他们能够对这些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带着不同的情感去了解《离骚》这篇文章,感受诗人所写的“长太息以掩涕兮”的悲壮心情。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诗文的魅力,并愿意主动的深入了解。同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搜索,并在班级中共同讨论。在这样的开放情境中感受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总之,在当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展开多文本的阅读,以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使其文言文阅读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爱花. "解析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华辞赋 5(2019). [2]张宵.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Diss. 2019. [3]王羲蓉. 人教版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2019. [4]张增广.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课堂及建构——以必修1第二单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 000(04X):P.28-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