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范文

    徐东

    摘要:研究人员指出,作为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生物知识掌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基于此,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推动下,大批教育工作针对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生育知识的合理掌握,以便为我国生物人才队伍的全面培养提供助力。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当前影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实现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综合水平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要点;主要问题;应对策略;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85

    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生物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导向价值。基于此,近年来,大批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经验针对当前我国生物教学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指出,现阶段,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进,针对这一问题,生物教师应合理做好教学方法的调整,继而为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较大,师生课堂交流互动相对较少

    相关调查显示,就目前而言,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相对较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有效实现对于学生身体教学价值的充分关注,从而导致其在教学环节设计阶段对于师生交流环节的设计教师,继而不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充分保障,对于初中生生物知识理解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与阻碍。

    (二)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理解

    从教学工作的角度分析,就目前而言,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所用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在知识讲授问题上,教师主要通过板书与照本宣科的形式对生物知识进行说明。然而,由于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单纯依靠传统讲述模式,学生往往难以有效实现对于生物知识充分的理解与合理掌握,对于学生生物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力度相对薄弱,阻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调整

    研究人员指出,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能够实现教学评价环节的合理开展,从而导致整体教学工作的评价力度相对较为薄弱,继而不利于教师有效实现对于教学方法应用情况的充分了解与合理分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侧重点的及时调整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进而不利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有效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对于生物教师而言,为了有效实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优化,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做好自身教育理念的及时调整,从而正确认清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生物思维的培养提供助力。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的特征》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育理念的合理转变,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相关生物特点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实现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调动,继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充分参与。实践表明,通过讨论探索环节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教材内容的充分了解,对于学生生物知识掌握水平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价值。

    (二)引入先进教学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生物知识的充分理解,教师应积极做好对于先进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助力。在这一问题上,相关研究显示,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实现对于生物知识的充分理解,对于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水平的优化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先进教学技术进行引入与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就相关教学资源短片进行放映,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进一步实现对于被子植物从萌发到植株生长再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以便引导其更为直观地实现对于相关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继而为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表明,基于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合理认知,对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要点及时调整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生物知识的合理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教学评价环节的合理设置,从而依据学生表现对其生物知识的水平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对教学要点进行改良。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響》一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教学评价环节的合理开展与落实,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群体在提问与测试中的相关表现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实践表明,通过相关教学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群体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便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于相关生物知识的合理理解与有效掌握。

    结语:

    总的来看,就目前而言,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群体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相关需求。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便确保生物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实现对于教学活动的合理参与,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提供强劲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秦雁玲,秦鲁秀.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生物——谈谈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20(S1):106.

    [2]郭训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观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20(S1):163.

    [3]秦鲁秀,秦雁玲.“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教师,2020(S1):4.

    [4]朱爱霞.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S2):20-21.

    [5]洪美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A4):131-1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