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杨秀清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工具,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前,读中,读后)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效地提升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306

    一、 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这个曾经的老大难问题现在变得有些格式化,教师通常按照课本指令的“看大意,找细节,做推理”这几类练习题展开教学,认为学生只要正确答对阅读理解题,教学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不少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仅满足于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开始逐字逐句处理阅读文本,包括每句话什么意思,有哪些新,哪些短语、句型需要讲解、举例,哪些语法需要点拨和操练。这样的教学思路缺乏对文本的全方位解读,仅将文本看作是讲解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载体。传统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严重不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然而,阅读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得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其中英语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取感性认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对五级读的具体要求(初三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五级水平)描述如下: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②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③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④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⑤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⑥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⑦课外阅读量应累计到15万词以上。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实现训练阅读技能和摄取新知识的双重目的。提高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既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Mind Mapping译为“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法”,是一种有效的阐释思想观点的思维模式,也是辅助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它由英国著名的“记忆之父”心理学家、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托尼·博赞发明的大脑图式思维工具,是大脑的存储数据库,是21世纪风靡全球的革命性思维工具,也是知识管理工具,心智开发的学习工具,有人称思维导图为“大脑瑞士军刀”。这是一种全脑式的、可视化的、能快速阐释思想观点的方法和有效的思维模式,能支持学习和记忆活动,更是一种辅助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国外,对于Mind Mapping的研究比较成熟,Mind Mapping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同时,Mind Mapping被普遍用于中小学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的形式说明思维过程的视觉化的学习工具,是用图表的形式来描述文章的篇章结构,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框架的方式呈现出来,具有可视性,文章的内容更加形象、简洁和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思维导图通常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置于图表中央方框内,把主要观点或主题用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这样文章的观点被清晰、有条理地呈现出来,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知识点也很容易记忆。正是由于思维导图有以上优点,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阅读微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三、 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的具体运用

    1.思维导图在阅读前的运用

    运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充分唤醒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以及拓展未知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后面的阅读教学做好准备和预热。例如,老师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級上册Unit 6 和阿勒泰还有跌停healthy diet 时,在阅读前可通过思维导图复习各种食物的分类,健康食物,不健康食物等知识,也引出了本课的主题。如下图所示:

    2. 阅读中:快速提取关键词,捕捉准确信息读中承载着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及对文章各段主要内容、信息等进行理解和梳理的任务这一环节需要学生通过自上而下的阅读活动,厘清文本脉络,构建篇章结构图式,品读细节,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教师通过导图,着重训练学生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信息的分布规律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下图所示:

    3.阅读后,通过思维导图安排一些读后任务进行输出。

    提升思维品质读后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能力。读后活动是语言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借助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机转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目的。如让学生阅读后小组讨论进行开放性的思考How to be healthy?并制作思维导图,然后小组互换进行口头讲述和书面表达。学生经过了以上环节的知识输入和导图结构的辅助,能够完成相关话题的写作任务,能学会根据 “思维导图” 的信息进行仿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下图所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思维导图:

    四.小结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对精读各个教学环节(读前-读中-读后)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进行梳理,使学生由整体到细节、宏观到微观、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燕.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102

    [2]?贺赛君.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49-52

    [3]?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安徽出版社. 1986

    [4]?东尼·博赞. 2005.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