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高校教务运行管理中的人员素质建设策略分析 |
范文 | 王铃 摘要: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能够直接决定从业人员所具备的业务素质。教育管理的水平以及管理人员整体的素养,对教学质量有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次分析了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教务管理人员业务综合素质提升策略,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367 引言 对于高校常规的教学工作,教务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提升我国的高校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教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承担者,对维护教学的秩序以及执行不一样的制度,还有保障教学的质量,以及培养人才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育管理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水平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爱岗敬业,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教务管理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工作量也相对较大,和教师以及学生还有各个院系部门,相互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密切的。而且教務工作的实效性非常显著,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教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对教务人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考验。因此,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要能够具备基础的职业道德操守。无论是对于复杂的工作还是简单的工作,都要足够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校的各个部门顺利地展开相关工作。不难发现,职业道德以及操守,对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素养[1]。 (二)熟练掌握教学管理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高校教务的管理,在管理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分支,教务管理类的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对比较专业的管理知识,而在进行教务管理实践的过程当中,要利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知识以及原理还有方式方法,来解决教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务管理人员也必须要具备其他的学科的综合性的知识,对教学计划还有课程设置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良好的把握,及时对学科发展动态等各方面进行跟进,对于教务人员也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要求。 (三)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 教学管理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是很多的,而且数据的体量非常大,保密性的要求也很高,比如成绩管理等。比较传统的手工操作很难真正的适应目前变得更加复杂的工作。因此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熟练的对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掌握,同时也要充分的使用信息化教务方面的管理系统。对教务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同时也要进行储存以及归纳等相关工作。 (四)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教务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事物类型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教学活动是很多的,也需要面对不一样的群体。如果难以保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心态,同时心理素质不过硬,自我调节压力整体的能力也不足,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的矛盾以及冲突,对教务管理整体的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不难发现,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拥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工作心态,同时也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正确的处理棘手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持一个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给教学还有科学讨论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五)较强的服务意识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走入到了大众化的时代,而教务管理人性化的发展是时代发展最基础的要求,和过去精英教育的时代比起来,比较单一的制度化的管理,很难满足目前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对高校服务育人整体职能的实现也会造成限制,不难发现,树立一个正确的服务意识,才能够真正的做好教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决策层忽视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主要是协调学校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同时也是一种组织,监督,还有管理的职能方面的部门。在高校教学过程当中是核心管理成员,同时也是组织以及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并且将其逐步实施的一项重要的部门。所以高校教务处是极其重要的。可是事实上目前有很多高校普遍对于教务管理并不十分重视。和师资队伍以及教学开发能力的建设比起来,决策者大多都会觉得教务工作只是一些常规的琐碎事情,并不需要素质比较高的管理人才。时间长了,教务管理的队伍很难被重视起来,也无法培养更多的人才,无法让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这对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教务人员的自信心还有积极性也会造成一定的打击[2]。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不高 因为对其重视度不足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高校的教务管理队伍成员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而且很多都没有通过比较专业的教育培训,教务管理方面能力明显较低,尤其是在认知教务管理方面,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端的层次上,只是凭借着经验对教务事宜进行处理,从不主动进行创新,和新时代高校的教务管理现状,相互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很难真正的满足,目前教务管理方面层次比较高的要求。其次就是高校在不断地扩招,让教务管理整体工作量增加,教育政策以及教学任务也在不断的调整,这也让管理人员经常会处理一些常规事务而无暇进行管理和创新。也比较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能力以及信息化的管理能力。对网络时代教务管理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以及要求也较难应用。 (三)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将专职教师以及其他岗位的教学工作人员比起来不难发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不管是工资待遇,或者是进修机会等,各方面和专业的教学人员比起来都有很大的差距,教务管理人员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对比,很有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这对教务工作的效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 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整体工作是围绕教学工作进行的,主要是为了给教师以及教学工作创造一个更加优质的环境。可是目前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有这个旁观者心态。对于自己综合素养的提升较为放松,对教务工作整体的创新也比较缺乏思考。有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非常消极,这对教务工作的质量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教务管理人员业务综合素质提升策略 (一)加大对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力度 高效的决策人员需要尽量对教务管理的重要性有所认知。要重视对教务管理人员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要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入奖励或是惩罚机制,对教务管理队伍进行全面建设。对于一些专业技能相对过硬并且具备创新精神以及综合素养相对较高的工作人员,要能够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地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工作人员能够成为教务管理工作方面的骨干力量[3]。 (二)优化教务管理队伍,提升整体素质水平 高校需要按照不一样的岗位性质,合理的对管理人员进行分配,同时要综合的考虑教务管理人员不同的专业以及学历,还有性别等相关的构成因素。要能够优胜劣汰,同时要补充更多的高素养人才,从而激发教务管理团队整体的活力以及创造性。不仅如此,对目前教务管理人员整体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要重视起来,要让兼职教务管理人员进行进修以及学习,使其自身的业务水准获得提升,让整个队伍的综合素养也能够有所发展[4]。 (三)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方面消极的态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让其工作更具有积极性。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更加合理的机制,让业绩考核能够有所加强,并且把考核的结果和晋升等各方面进行挂钩,要能够激发工作人员自觉的意识。不仅如此,也要引入竞争机制,让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能够参与到岗位竞争当中去。明确竞聘的方法,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让其学习意识获得增强,同时也要提升整体的素质。 (四)提升服务意识,正确处理管理服务的关系 全国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定的内涵。同时也要兼具管理及服务的特点,二者之间缺一不可。教学管理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要能够始终坚持原则,同时对规章制度要严格的遵守是教务工作更加规范。其次,教务管理工作是有其服务性特点的,因此也引发了人们的共识。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特别是要转变过去比较高的姿态。通过热情的工作态度提供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服务,在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当中,要能够深入一线,始终做到管理以及服务相互之间融合起来。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能够体现出优质的服务,在服务的过程当中能够体现出严格的管理。要能够在管理的时候以人为本,同时在服务的过程当中教育学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管理过程当中的弊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全盘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让教务管理整体的工作效率获得提升,给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学习的环境,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综合性服务,目前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除了要不断的强化学习以及业务水准之外,同时各大高校也要给队伍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环境,让高校教管水平可以获得综合提升,同时养深化改革,给提升高校教学的质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張倩,曹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务管理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8). [2]石芳,于晨晨.大数据背景下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探析[J].亚太教育,2020(3):8-8. [3]孔倩,宋媛媛.试论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的转变[J].人文之友,2020,000(003):113. [4]赵常未.浅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策略[J].南北桥,2020,000(007):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