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
范文 | 韩鑫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课堂的高效性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53 引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效课堂开展必要性分析 1.对教师教学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新课改环境下,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学情,针对学生个人素质以及全班学生的综合考量,改变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并且需要教师不断接触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根据这些信息改良自身的课堂教学结构。对数学习题的反复研磨筛选,以及趣味板块的设立,能够让教师更加熟练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并且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总结新的教学心得,对日后完善数学课堂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技巧 高效课堂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初中阶段的课堂时间大约在四十分钟左右,学生往往在紧张的时间内难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巩固,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并且一些灵活的课堂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个人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具有主观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同时高效课堂中教师所使用的一些全新教學方法,也能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这些方式,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数学练习题,以及当堂测验时能够更加从容,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复习。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知识掌握 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数学知识中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的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起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图片、动画、视频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相关规律,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学成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当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函数所呈现的图像,并能够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学生需要通过描点画法画出不同函数的图像,并进行对比和分析,教师在讲解中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绘制函数图像。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不同的函数图像,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函数,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学生把握函数的性质,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能节约很多课堂时间,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效果,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通过小组方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小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来完成知识的掌握,这就需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讨论和沟通当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更加深入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使小组之间能够进行更好的竞争,教师要确保小组成员分配的合理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情况和数学知识的基础能力来进行分配,使小组之间水平相当,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探究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并且学会举一反三,对知识点进行灵活的运用。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由于小组内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其他学生来进行学习,可以达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和解决。教师要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生活联系,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所以,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知识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巩固,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断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例如,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以照片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和小组成员沟通和交流,找到其中的规律和特征。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如飞机的两翼、建筑的外观、床等,结合生活中这些轴对称图形,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轴对称图形,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了数学知识之后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远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地去总结和思考,进而不断进行尝试和改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吕行.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C].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六).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167-168. [2]郭栓福.优化教学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浅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5. [3]王静芝.初中数学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7):72-73. [4]张现芹.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78):109-1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