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幸福教育摇篮 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范文

    焦非非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这一特定职业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程度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专业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缺失职业幸福感的原因

    有调查显示,随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普教系统近万名中学教师中,不少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职业倦怠,并且感到缺乏职业幸福感。

    调查表明,不管是从差异极其显著的社会信心体验、成长发展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三个维度的平均数来看,还是从心理健康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四个维度来看,目前一部分中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比较低的。

    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乏的内在根源在于教师人格及教师职业观,而外部根源在于社会氛围及社会对教师自身需要的满足。当然,人文主义教育理想和对教师人文关怀缺失也影响着中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是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教师把人类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使得人由自然存在而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这样高尚的职业会使人体验到一种崇高感和职业幸福感。中学教师师生之间的课业授受、道德人生的精神交流等都是别的职业所难以享受到的。许多中学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直接导致了他们难以真正认识到自身职业的价值所在,教师职业幸福感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有相当一部分中学教师更多地关注外在的得与失,或因向往的功利目的未能称心如意而患得患失,或因教师职业所得与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而心理失衡,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但又不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去适应或改变,只是一味地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和不快情绪,从而失去了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是部分教师需求功利。

    社会舆论较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教化功能和无私奉献,而忽视了中学教师作为普通人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的实际困难和真实需求。中学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无形延长的工作时间、起伏的学生成绩、缺乏个人满足感的职业前景等,严重扭曲了他们对教师职业幸福的感知。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果一个人想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那么他必须要实现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又要以职业的价值认同、本身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意愿为前提条件。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把自己的职业当做收入不错、工作稳定、社会认可的一种谋生的工具,为评职称、评先进等个人名利而努力工作,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发展所在,结果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对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也会变得麻木不仁。

    三是部分教师压力过大。

    现在有些家长十分短视,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却忽视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教育,从而希望教师能够替代家长的角色,承担起孩子所有的教育责任。同时,中学课程改革也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培训评比。

    作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职业,社会对中学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使得教师在工作以外的私人时间和空间里也感受到工作的紧张与压力。中学教师经常感受到来自社会舆论、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等方面对教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和责难,他们承担了过重过高的社会期望,这就导致教师职业带来的压力与紧迫感大大超过了职业幸福感。

    二、培养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提高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张扬教师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需要中学教师自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是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还能坚持操守,那就是幸福的选择。教师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要把教师当成一种事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坚定的职业信念、饱满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成就感,始终保持平和愉悦的工作心境,不断去突破自我,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中享受做教师的乐趣与激情,让生活充实、生命有意义、人生有价值,从而产生职业幸福感,成为一名幸福的中学教师。

    二是提升职业自我认同水平。中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要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水平,避免教师把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无人称的社会角色世界中。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需要一种幸福的生活观念和职业境界,要协调好现有生活状态与期望生活状态之间的关系。中学教师要不断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学生的幸福成长联系起来,并视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生命价值的体现,从而获得中学教师人格精神的自由。同时,中学教师还要不断反思,不断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职业自我认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在成功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三是舒缓教师过重的职业压力。中学教师承受着来自学生安全管理、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考核、绩效工资改革、岗位设置、职称评聘、社会家长理解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社会各界要给予其真正的理解,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教师去实现自己教育教学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职业潜力、寻求自我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挑战压力和收获成功中获得职业尊严,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四是增强幸福感知,增强将自身潜力转化成现实的能力。幸福是一种行为主体的内在精神体验,当中学教师将从事的职业与自我生命相融合的时候,会感受到工作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心中会充盈且洋溢着幸福。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与提升,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对幸福感的体验和对幸福的理解。持续的职业幸福感能够促使教师将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同时,只有内心充满幸福感的教师才有能力去进行自我反思并不断地重建,进而从内心生成一种自我管理意识,从而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五是构建教师和谐人本管理生态。首先,学校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中学教师的业余生活,定期举办一些文娱活动,在学校或办公室内增添娱乐设施或运动设备,让教师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自己;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协调好中学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建立一个融洽愉快的工作氛围,要创设条件促进教师间的人际交往,增强教师彼此间的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评测制度,保障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岗位设置的公平性,从而不断促进中学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总之,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重要的事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于促进师生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在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要努力构建中学教师的幸福教育摇篮,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责任编辑 杨晶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