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新教师的“成长之路” |
范文 | 李敏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7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仔细地剖析这一句教师行业的金玉良言,心里不禁发怵,套用试题格式,岂不是“未能传道授业解惑,非师也?”心里戚戚然!不论是曾经,还是眼下,也或是将来,教师队伍必然都在不断的采集新鲜的血液,维持自己的生机盎然。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呢?要有爱岗敬业之心,要有不错的教学成绩,要有宽广的服务观......那么,作为新教师,应该如何去更完美的诠释,也或者说去不愧对“教师”这一职业呢?在此,我不禁有几点想法,同时也是自勉。 一、重视自身的积累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辈,终究百不足一。作为新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新知识,包括其他版本教材的解读、名师教案的学习、老教师经验的请教等等。与此同时,也应该去积累旧知识,哪怕是一笔一画的书写;哪怕是一字一词的推敲;哪怕是一言一行的揣摩。 “学生需要一桶水,老师起码要有一缸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新形势下的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接纳,更多的,他们倾向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尤其是作为低学段的学生。比如说我班有一个学生,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课本上的知识,他很轻易的便知晓了,更多的时间,他倾向于去观察别人。有一天,一个瘸子从教室外面路过,他兴致勃勃的跑到我身边,问了我一大堆: “老师,这人走路怎么跟我们不一样呢?” “老师,他的腿是怎么瘸的呢?身体哪里坏了才会瘸呢?” “老师,有没有什么药能治好呢?” …… 这一大堆问下来,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的生物知识学得那么差劲!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教师才能厚积薄发。 二、重视向老教师取经 也许,你觉得你的文凭够高,高的任何知识能信手拈来!也许,你觉得你的后台够硬,硬得任何情况能游刃有余!也许,你觉得你的手腕够强,强得任何情况能一手遮天!然而,在“教师”这一条路上,它们所发出的光芒,远不如茅草屋里一盏四十瓦的灯泡。只有老教师,他们能教给我们方法,让我们去更完美的上好每一节课,关心好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处理好每一位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相比起我们的粗心大意,他们更重视细节。 我记得有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我上的《花钟》一课,整堂课下来,我都为自己标准的普通话、火热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效果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位老教师却在评课时,把我说得一文不值: 其一、花钟的“花”字,应该是先写“一撇”,再写“竖弯钩”。 其二、课本中的花钟,时间点都写完了吗?如果沒有,为什么不延伸呢? 其三、课后作业里,增加一项“让学生也去尝试着用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来制作另一种形态的物体”,去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不是更好么? ...... 这一顿评课下来,我才猛然发现,原来,简简单单的一篇课文,不止是要让学生懂得课文内容,更要注意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等等。 三、重视与家长的交流 对于学生而言,我们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而且还极有可能是面貌发生着不断变化的“程咬金”。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展现在老师面前的,并非是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作为父母,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感情上,他们更加清楚的认识着彼此。作为新教师,我们则应该抓好这一点,加强跟父母之间的交流,熟知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活动。从而结合教材,去制定一套可行而高效的教法教案。 四、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俗话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是呀,三尺讲台上,只有我们教师的身影,而台下,是数以十计的学生,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吗?学到了什么呢?哪一些对于他们而言是重难点呢? ...... 每一个疑问,都在深深的质疑着我们“教师”这个称谓,都在影响着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此,作为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跟学生做朋友,试着走进他们学习的天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把握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贫富分布”情况,也许,在你看来的一个粗陋的学习识记方法,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份“拯救世界的绝世秘籍”呢!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有一天给一年级讲授新课时的情景。 当时,一个简单的“烟”字,我教了若干遍,可能是因为方言影响的缘故,许多学生,一会读成“拈”,一会读成“仙”,偶尔,还读成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千”,一时间,我的心情沉到了谷底,同学们看见了,一个个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都默默的低下了头,冷不丁的,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冒出了一句:“哎呀,你们咋那么笨呢,这不就是爷爷抽的烟嘛!” 我顿时又好气又好笑。 教室里面也笑成了一团。 五、重视交流学习 所谓的交流学习,包括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活动、校际交流、校外培训等等。也许,有的新教师还在逐渐的适应身份的转变,觉得时间太挤,对于交流学习,嗤之以鼻,更有甚着,还在为这“名正言顺的占用了自己的私人时间”而大冒肝火。但是,你可想过,唐僧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用我们现在的网络游戏过关卡来说,就算五天过一关,算下来也是四百零五天了,暂且不说哪一集看见他们五天就能过一难吧,单就新教师而言,也许有的教师上班都还没有那么多天呢?事不同,意义却一样!他们为了解救众生,我们何尝不是为了学生?他们最终立地成佛了,难道我们甘愿一生平庸? 其实,“教师、教师”,说到底,教会了才是老师,无论是我列举的哪一种方式,无非是让我们能够用量的积累去促成学生们质的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脚踏实地工作、孜孜不倦学习 ,将继续努力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名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教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