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一年级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的策略 |
范文 | 朱青山 摘要: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中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更为学生培养正确的站立、行走、跑步姿势提供了依据和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队列队形;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76 引言 队列队形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认识到队列队形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課堂教学中通过以身作则,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为学生将来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教师展开有针对性的示范教学 体育课队列队形的标准一般都是按照军训制定的,虽然比较专业和规范化,但是却对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技术要求很高,比如转向时的快速、流畅、平衡,齐步走时摆臂的幅度和动作的节奏停顿,这些要求可以使队伍更加有序、美观,但是这些高强度的训练并不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教师不能够脱离实际进行形而上的教学,把动作要领教给小学生就不再考虑其他因素,这是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学习不负责任的表现。真正有能力的教师应该具备调整和改变教学策略的能力,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合理降低对动作标准的要求,使队列队形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让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和掌握动作技巧。以“原地踏步走”为例,教师可以先不考虑技术要求以念“原地踏步走、一二一、立定”口号形式让学生体验踏步走时的踩点要求,然后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专门的摆臂、抬腿幅度指标,但是基本的规则不变如脚尖先落地、挺胸收腹、目视前方等,教师以身作则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跟着自己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分苛责和批评学生。教师可以以一种诙谐夸张的方式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让学生在感受到幽默滑稽的同时进行自我反省和纠错,自觉规范自己的动作,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适应队列队形的训练。 二、在有趣的游戏中训练学生的运动准确度 队列队形训练由于大量的重复和场地、动作的固定性而显得单调无聊,小学生一开始感到新鲜,但是随着课时的进行而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出现动作不达标、眼神飘忽不定、交头接耳、小动作增多等问题,教师如果采取强制命令的形式会让小学生感到不满和气愤,师生关系破裂而进一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为了减少这种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则需要把呆板的训练转化为动态、活跃的训练,而这个有效转化的中介就是“体育游戏”。以“转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软沙包,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击鼓传花”,当沙包最后传到某个同学手中时,与该生同排的也要跟着一起做转向动作,如果其中一个同学出现了错误或者动作不够标准,那么此排的同学要跟着再做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达标会尽力规范自己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转向训练。在体育游戏中,作为观看者的学生会在发现他人错误的时候感受到画面的幽默,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也不会像往常一样感到无聊重复,而是在众人的关注下对转向练习更加用心。 三、组织多种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 为了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不同队伍之间的比赛和竞争,根据排名的不同进行形式各异的奖励,但是最后一名无奖励,以避免因为组别过多而导致学生对第一的争夺失去兴趣,排除最后一名的做法让学生有了更加明确和切合实际的目标与动力,让学生实现从标准到优秀再到高标准的队形队列要求。以“齐步走”为例,教师在其中穿插着对转向、左右集中看齐的考察,这要求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拖后腿,尽量做到动作的整齐划一,在准备比赛的期间如果队伍动作时间不一致而产生了分歧,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定组内的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学会合理处理团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四、“小小教师”指导法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小先生制”是一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教学思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导,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另一方面避免了教师带给学生的距离感,弥补了教师无法顾及到全体学生的问题,所以在队列队形的合作教学中,设立“小小教师”进行指导,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在队列队形的后续教学中,笔者就通过设立“小小教师”的方式,让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要设立“小小教师”,首先要做出科学的选拔形式,所以第一步,笔者要求学生按照上述的分组进行训练,同时允许学生相互之间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小组内部相互促进和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负责观察和思考,寻找每一个小组内表现良好、具有热心、善于沟通的学生。最后则将选拔出的学生任命为“小小教师”,由他进行更深化的指导,让自己的小组更加完美。 五、场景模拟演出法 小学生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同时对于表演又拥有强烈的欲望,所以教师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场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将队列队形训练当做演出,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 比如笔者在开展教学中,就会优先为学生播放我国的大阅兵片段,而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让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仪仗方队、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火箭军方队等,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像祖国的伟大军人一样迈出整齐的步伐;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拥有更高的荣誉感意识,从而在内心深处督促自己做到更好,这也是促进队列队形教学的重要方式。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枯燥,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一种体育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地、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才.对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08):79. [2]李垚.刍议体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3):51. [3]黄春红.队列队形训练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2(66):126-127. [4]许进芳.向左向右向前看——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2(08):79-8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