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优化策略
范文

    邵立荣

    摘要: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依靠教师的引导来实现有效思考。同时,教师合理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探究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也不是随意展开,而是须要讲究方法策略,这样才能够有效彰显教学艺术,同时帮助学生进步,以提问来构建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分析入手,浅谈如何有效把控提问的角度、数量及难度,深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与思考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81

    引言

    “学问学问,有学有问”,这充分表明了“问”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重要位置。光学不问,只是机械性学习课本知识,掌握的只是死板的解题方法,没有深入理解知识,也难以灵活运用知识解答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毫无价值。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赋予其“提问”的权利,为其创造各种机会,更应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激发创造性思维,积极提问,逐步强化自身数学核心素养。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

    1.1启发性

    在课堂提问的环节当中,只有当所提出的问题具备启发性,这样的问题设置才是有灵魂的,否则的话就会使得问题的设置比较蹩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秉持启发性这一原则,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和探索知识,找寻到知识难点的突破口,解决更多的“为什么”。

    1.2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喜爱一些形象和直观的事物,所以,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从始至终保持着趣味性的原则,将更多的趣味因素引入其中,这样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提问的效果变得更佳。

    1.3适度性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展现提问的艺术性,也就是要和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情况相符合,做到难易适中,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学习的开展,促使提问价值的展现。在此方面,教师应该协调好,假如问题过于难,就会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丧失,很難保障问题的解决;假如问题过于简单,就会缺失思考性和探究性。所以,教师在此方面一定要找寻到正确的平衡点,力求将问题提问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对策

    2.1理清提问的方式方法 找准提问的角度

    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将提问分为:常规性提问、记忆复述性提问、分析判断性提问、发散思考性提问四种类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常规性提问。练习完成了吗?得出答案了吗?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常规性提问方式,在每门学科中都会涉及,学生一般对这类提问不会投入过多的关注力。记忆复述性提问多出现于课前,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和复习,另外在课中也可以有效穿插。如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涉及了学生已经学过的一些公式,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回顾整理,以帮助学生有效整合串联。这种类型的提问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一个有效方式。学生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都会比较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部分,他们自觉会进行有效的回顾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分析判断性提问和发散思考性提问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也会用到。但是要注意控制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不要以过多的难题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是要与一些基础性问题有效穿插。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推理分析和判断,并进行适当的思维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数学的缜密性、连贯性和趣味性。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四类问题要灵活穿插,以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2.2合理安排时间,制造提问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要结合课本知识内容和学生表现,确定提问时机。只有抓住良好的提问时机,才能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使学生投入精力思考和理解问题。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在备课期间设计提问时机,什么时间提问,提问什么问题,怎样做既能达到活跃教学氛围的目的,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从而有效加快教学进度。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适时提出问题。提问的时机主要有三点:一是在推导新知识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演算和理解定理或公式;二是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交接重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三是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扩展思维,开阔思路。此外,教师还需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走神,应及时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除了提前预判课堂情况,预设提问外,还要懂得根据课堂上的现场状况做出灵活调整。

    2.3以思维碰撞强化提问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适问题“抛砖引玉”,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展现,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激烈碰撞,生出智慧火花,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层次有效提升。

    2.4小组合作学习,思考提问内涵

    传统教学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单调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容易被动学习,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然而,小组合作是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多维交流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集思广益,深入思考问题的内涵,得到新的启发和感悟,也为教师后续提出更高难度的问题做好铺垫。

    结束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非常关键的手段和方法,能带动教学的开展,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大力关注的。所以,教师在课程中应该运用好提问这一手段,应该围绕知识核心、抓住正确时机、善创问题情境、明确提问目的等,让教学更加具备有效性,使得原本的不足得到改善,向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断地迈进。

    参考文献

    [1]马永奇.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效教法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18.

    [2]任春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