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范文

    阿拉腾吉嘎苏

    摘要:在新课标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校已经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标准的人才。小学作为人才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不应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班级秩序,更应该重视学生价值观念与核心素养的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构建出一个平等、活泼、公平的班级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105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部分小学班主任缺乏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很难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致使班级管理水平偏低,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班级管理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班主任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专业性的管理原则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专业的管理原则。专业管理原则实际上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体现的专业性,如果班主任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性,那么将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只有将自身的专业性体现出来,才能够被学生接受认可,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另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其实也是发挥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专业素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条件,并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

    2.差异性的管理原则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同时还要有效实施差异性的基本管理原则。差异性的管理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落实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面等都是其自身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配合。此外,班主任在实施差异性管理原则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进而通过班级管理更好地体现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2、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

    1.要关爱学生

    小学生更需要关爱。小学生在逐渐适应生活的过程中,会比较脆弱,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这需要老师的关怀,让他有决心和勇气去战胜困难。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总是去关心他、照顾他,哪怕是一句话,就能影响他们很久,甚至一生。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这一点,发挥语言的优势,去关心开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献上自己的诚心,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较大的信任感,以便于其更好地听从教师的教导。比如经常地赞美学生,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被认可,没有例外,赞美有时候就是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动力源泉,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赞美就是沟通双方心灵的桥梁; 赞美是提高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无形催化剂; 赞扬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教师愈是称赞学生,他们愈是积极,愈是有学习的劲头,身为教师,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每一班的学生都是既不惹是生非又不勤奋的,他们并不反对班上的一切活动,但也不热衷,虽然学习一般,但也不是名落孙山。一般说来,这些不会被老师批评和表扬的学生最需要赞美和鼓励。

    2.要研究心理

    小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在发展的过渡时期,如果不解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那么很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生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师生沟通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然后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心理上已经存在些许问题的学生,更要特别注意,分别对待,同时还要注重心与心的沟通,一视同仁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要培养习惯,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班集体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有一种比较习惯的方法,即规律性。无法日日夜夜改变,自己打破规则,那么班级管理就难以自动运转。校长应该设计更多的班级,通过什么样的管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管理中性的原则不容易改变。关于做什么,由谁来做,应该明确方法和要求。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教师要特别注意。班级管理逐渐自动化。在违反一些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向学生说明,并保持良好的班级管理习惯。在思想方面,将学生看成社会的未来,把他们比作初升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晚升的太阳,他们和其他学生相比,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和尊重,作为班主任,要像对待玫瑰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对待后进生,这句话虽有夸张之处,却也告诉教师,对待后进生,要细心、耐心、持之以恒。身为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照顾孩子,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想要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巧与方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管理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障班级管理的实效性,进而为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永梅,张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问答与导学,2019(31):39.

    [2]王存光.谈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新通信,2019,21(22):207.

    [3]焦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探析[J].情感读本,2019(32):98.

    [4]高平.小学班主任班级创新管理分析[J].天津教育,2019(32):23+25.

    [5]張桂秋.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读写算,2019(32):4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