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1) |
范文 | 李秀群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德育教育是重点的教学内容。班主任是实施教育的关键人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必须对德育工作实效低的问题进行反思,认清这项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境,并积极寻找可有效突围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进而使学生的德育品质也随之提高,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62 在班级管理的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塑造学生优质的品格与个性,让学生能够成长为有道德、有品质、有个性、有情操的人才。可以说,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这一任务与教育教学工作中教会学生学习是不同的,“教会学生做人”要求班主任真正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然后在着力抓好学生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贯彻实现德育工作的育人目标。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1.德育教育的概念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方面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必须重点教育的内容。 2.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现在,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开展会更加顺利。小学班主任的身份不同于其他任课老师。他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和思想教育。他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德育教育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判断不准确。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其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提供保障。因此,要在小学阶段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采用有效多变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1.进行鼓励教育 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也正处于贪玩的时期,对于学习理念的认知以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很了解,因此,可能会由于粗心、马虎等而出现一些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失误不能直接采取批评的教育方法,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应该采取鼓励式教育,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比如,一个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由于马虎将一道简单的题做错了,老师在班级上对这位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要求让学生写检讨。这位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这道练习题错误的原因,以及学生现在到底是否会做,老师并没有充分的了解。老师要对学生们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征,避免问题的发生,并且如果问题发生了,要认真地对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认真,告诉学生们是一个努力的好孩子,希望以后不被这件小事所影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通过沟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交流让师生关系更进一步。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会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告诉班主任老师,这样老师才能更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促使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这种鼓励教学可以让学生们获得比较好的学习体验,并且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定的幸福。 2.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社会上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悲剧比比皆是。学生的心理比较单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还要通过家长来充分了解学生。家庭风气和家庭教育也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转变。因此,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确保家庭德育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一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家校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德育教育中,并且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3.注重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进行言传身教 (1)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增强言传德育效果一方面,班主任在言传德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动人,让学生能够在动之以情的前提下感受到德育的内涵,并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学生的内心受到冲击或者情感受到伤害时,教师要注重在客观分析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给受到心理冲击或者情感伤害的学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并给予他们思想的启迪。比如有位学生在班上受到冷遇,出现了情绪低落、心灵受伤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客观分析这位学生被冷落、孤立的原因,然后通过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鼓舞的力量,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找到被冷落和孤立的原因后,主动克服这方面的问题,学会武装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插上腾飞的翅膀。另一方面,班主任应该注重以理服人,然后改变自己错误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例如,在上述这位学生被冷落和孤立之后,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还要对做出伤害他人行为的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比如有的学生是因为这位学生不合群,看不惯,所以做出了冷落、孤立他人的行为。此时,班主任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让他们站在受到伤害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是你受到冷遇,那么你会伤心吗?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呢?”小学生的心灵是純净的,只要班主任给予合理的指导,学生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并且采用新颖丰富的德育教学方式来培养师生间的友好关系。班主任要发挥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春梅.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考试周刊,2018,000(026):187-187. [2]姚启凤.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的教学探究[J].才智,2018(18):153. [3]李新.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学园,201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