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范文

    高锐

    摘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正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但目前,许多教师仍然在沿用着过去的讲授制方式,忽略对学生个性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在科学课堂中过于放松,屡次发生吃零食、睡觉、说闲话等现象。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分析当下教学现状及问题,坚持做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将课堂回归生活,使学生的小学科学学习生活熠熠生辉。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科学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35

    引言:小学科学课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也需要教师不断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以核心素养教学为依托,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科学认知,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在今后科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知识的应用问题,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获得科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概述

    在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小学科学核心要素包括学生对科学能力、态度、学习方法与精神的了解。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教师需高度重视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科学动手能力与实践精神得到全面培养[1]。一般情況下,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科学能力,即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思维、动手操作与主观态度等。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对现象进行探索,并且对科学知识灵活运用,对日常生活现象加以解释,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精神能使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探索兴趣更高。因而在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需高度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科学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3]。

    二、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问题的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科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跟随教师的描述,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加直观有效地感悟趣味性实验现象,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在这样浓厚的科学实验学习氛围中,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围绕所观察的科学实验现象,进行深度思考,主动探寻知识,深化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讲解“昼夜交替”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核心素养培育也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丰富生动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白天和夜晚交替现象的动画小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思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使用动画小视频营造氛围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探寻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科学本质。

    科学精神就是需要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进而打开思路,敢于并且善于在观察现象、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给予一定的兴趣,教师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带领他们更加积极地打开思路,主动投身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认知,体验探寻科学问题。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将课堂回归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意思也就是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不能脱离生活的。事实证明,学生的教育需要回归到生活之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从真实的生活问题出发,带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现象,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到学习的体验中去,主动探索并学习科学知识。其次,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材料进行科学课堂的实验,拉近生活和课堂的距离。如果在教学中光选择一些较为专业但毫无教育意义的器材,不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不能拉近课堂和他们生活的距离[2]。这些简单易得、随处可见的实验材料反而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尝试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最终运用于生活之中,用这些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之后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问的语言要精炼、有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并发展小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因而教师要对多种教学模式加以探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自然与科学始终保持探究的热情,且能够自主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好好设计提问的语言。教师提问的语言一定要精炼、有意义、值得学生思考。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层次,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思路、学习方法,确保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四)鼓励实践操作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对相关知识加以验证[1]。为此,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创设良好条件,使学生自主动手并操作。科学实验能够对科学现象与原理进行验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对相关科学理论形成一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化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结论: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欲望,进而结合现实生活,高效地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多方面科学素养的有效获得。

    参考文献

    [1]杨先显.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探究[N].贵州民族报,2020-07-29(B03).

    [2]张虎.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培养好小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65.

    [3]王明礼.走出课堂,益处多: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拓宽核心素养渠道[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65-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