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美学角度浅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范文

    张小桃

    摘要: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最佳方案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从美学角度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条很好的路径。一是培养正确的、具有审美特点的观察兴趣,二是培养新颖、巧妙的构思兴趣,三是培养正确、生动的表达兴趣。让学生在作文中发现美,在美的包围中作文。

    关键词:作文? 兴趣? 观察? 构思? 表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020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一种行为,它属于人的行为中的一种“自动化”力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慢慢地形成的。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浓厚,就会影响学生的作文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倘佯于佳文美作之境。不断咀嚼品味,就有了写好作文的动力,正如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最佳方案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鄙人从教多年的经验中,从美学角度谈谈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一.培养正确的、具有审美特点的观察兴趣

    多角度、多侧面把握对象,观察要力求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对于学生来说,受经验的限制,常常在观察事物时见首不见尾,由此对事物的认识模糊不清。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是多种因素的统一。我们只有多角度、多侧面地把握对象,才能获得事物的和谐美。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实景观察指导外,还应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正确的观察不仅要全面、完整,而且要捕捉事物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美的特征。对自然物来说,植物的美主要表现在外在的色彩和形态上,动物的美除了表现在皮毛上,更侧重于内在气质,如狮虎的威猛美,熊猫的憨态美等;山川河流也各有其美,如黄山雄奇、黄河汹涌、漓江秀丽、华山险峻、故宫辉宏等。正是事物各有其特征,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就应特别注意让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特征的观察方法。只有在观察中学生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才能有写作的兴趣,随之产生冲动,在冲动中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来。著名诗人贺敬之之所以能写出令人如醉如痴的诗句:“云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也就在于他准确地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美的显著特征。

    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把握对象的情感表现性。事物是普遍存在表现性的,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而应该通过观察揭示其审美价值。例如:观察一棵松柏,除了看到笔直苍劲的树干、翠绿繁茂的枝叶这些外在形式,还要看到他顽强、坚定、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察一条流动的小溪,不仅要把握晶莹的色泽、水流的形状、淙淙的流水声响,而且还要透过这些形象感受到它的欢乐。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观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理解事物的过程。

    二、培养新颖、巧妙的构思兴趣

    学生在观察中积累了不少素材,这还不够,还得进行认真地构思。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时,首先要注意题旨与材料相统一的和谐美。学生要根据题旨的要求进行想象和思考,把日常积累的东西及表象调动起来,加以提炼、概括,最终使材料能够充分地表达主题。第二,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的构思要具有新颖美。成功的作文构思要打破思维定式,有其独特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第三,指导学生的构思应当体现变化美。由于学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作文构思简单,缺乏应有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该在作文中多作构思训练,并强调构思要变化有致。优秀作文《男儿有泪》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构思的变化美。作文写一位家境贫寒的中学生,因不慎丢失学费而担惊受怕的故事。文章写了“我”父亲的严厉,在读者的预想中,“我”挨打受骂无可避免。然而,严厉而充满爱心的父亲得知“我”丢钱的事,不但没打“我”,反而安慰“我”,叫“我”别为此事烦恼,并鼓励“我”好好学习。这篇作文既写出了事件的变化,也表现了情感的波澜,给人以引人入胜的变化美。第四,指导学生的构思还应当具有真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写不出打动人心的作文来。所以,创造主体的情感基调是最为主要的。

    构思这一环节,往往是阻碍学生写好作文的一大障碍。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时,适当地渗透美学知识,就能培养学生的构思兴趣,从而认真地进行构思,这样构思出来的作文还能体现变化美 和真情美。同时,不仅能使学生写出符合题旨的、新颖生动和情感真实的作文,而且也让学生们在构思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受。

    三、培养正确、生动的表达兴趣

    当学生的构思初步完成腹稿后,随之而来的另一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把构思的成果表达出来。表达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同样包含诸多的审美因素,成功的表达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表达,也是作文中很重要的一环。学生作文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质量。

    作文表达最重要的方面自然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既是一个形式问题,又和内容密切相关,因为语言和思维总是相伴而行的。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可采取的方式很多。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选课文中一些非常精炼、准确生动的语句让学生去欣赏、去体味、去感受。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感受到一些语句体现的含蓄美、夸张美、象征美、整体美、幽默美等等。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等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有一篇题为《战胜脆弱》的作文,写“我”因病住院而情绪低落,一天“我”在医院的花园里,看到一个截去右腿的小姑娘坐在轮椅上放风筝。小姑娘含笑自若的神情震动了“我”,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与脆弱。正是小姑娘战胜病魔的顽强精神,鼓起了“我”战胜脆弱的信心和勇气。作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带着重新步入生活的愉快走出了医院的大门,回到了同学们的中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位姑娘。然而,每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而畏葸不前的时候,我就想起医院花园里那位小姑娘和她手中的风筝,那只无拘无束、轻快飞舞的风筝,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它似乎在告诫我:“人应该轻快地生活,决不能被困难所压倒!”那风筝是小姑娘顽强精神的化身,是勇敢、坚韧、不屈的象征。

    这篇作文的长处在于它克服了中学生作文犯的平铺直叙的毛病,自觉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曲婉的笔调把“我”战胜脆弱的过程表现了出来。

    这样,学生在不断地学习感受中,形成一定的表达能力,使自己的作文从语言表达上让人“耳目一新”。

    作文过程其实是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能滋润学生的心灵,能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美和丑,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地去维护且创造美。这样让学生在作文中去发现美,在美的 包围中去作文学生的作文兴趣一定会慢慢地培养起来的。

    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都不会摈弃它,都想占为己有。“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投入生活,教会他们正确观察、精当构思、巧妙表达,并从中不断地感受作文过程中的美,学生对作文自然会兴趣盎然,不再会因一上作文课就深感头疼。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