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范文

    刘荣荣

    摘? 要: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84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营养剂。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功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很难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阅读速度慢,阅读策略不对头,在阅读课外书时就很以做到博采众长,知识量就会受到影响。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改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是每个学生的迫切希望。因此,學会阅读,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一)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人们把实践中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变成书面的形式,广为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阅读也就成了人们获取间接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家牛顿很形象地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有希望比巨人还要高出一头。一个人不可能亲自阅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去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事实上,人们的大多数知识是依靠读书来间接获得的,即“间接经验”。可以说,读书是聪明的选择,是一个人获取无穷知识与经验的捷径。

    (二)读书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一方面可以获得知识,洞悉人生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古今中外的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没有一个不是在青少年时代就大量阅读文艺作品和各类书籍。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早在青年时代就和图书馆结下了“良缘”,他的一生,是革命战斗的一生,也是读书自学的一生。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没有上过多少学,全靠自己刻苦读书。他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科学家、大发明家爱迪生更是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看书,是图书馆的书把他引上了发明创造的道路。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读书也一样,一个人只有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把书读好。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力孕育在童年,孩子们的创造力往往潜藏于兴趣之中,或者说,从兴趣中滋发。英国大文豪司各特从小酷爱阅读文学作品,养成了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最终成为了文学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读书的目的,让学生读自己能读懂的书,让学生把读书心得表现出来。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阅读需要的读物,选购一些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为他们创设一个整洁幽雅、宁静平和的阅读环境,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经常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如:班级共读一本书鉴赏课,从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爱上图书。

    (二)教给有效的阅读方法

    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掌握创新的读书方法与技巧,否则将成为新时代的瞎子。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选择阅读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生的每一季节都有它自己的特征、价值和发展任务。同样,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阅读能力和审美趣味的文学作品也都各具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性。只有把每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接受特征都看成是一个有着独特价值的客观存在,我们才有可能洞悉其中的奥秘。

    对于中年级学生,应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略读。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经验,理解生词的意义。经常在班级中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好书介绍、故事会等活动,加强与他人阅读感受的交流。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摘抄等形式积累一些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背诵一些优秀的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速读方法尤为重要。老师还要教给学生浏览、寻读法,进行筛选式阅读;教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另外,结合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结合紧密的书籍,甚至于经典的名著名篇,并做一些读书笔记。

    2.根据不同的阅读需要选择阅读方法。

    由于读书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劳动,它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文化基础以及阅历修养等的不同,其读书的方式方法、能力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了解了学生的阅读需求,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今中外许多富有成就的学者都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为增长自己的知识,可采用马克思的博览读书法;鲁迅的“随便翻翻”读书法能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孔子的“学思习行”读书法则能帮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另外还有朱熹的“循序渐进”读书法、毛泽东的“四多”读书法。简而言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阅读需要选择阅读方法。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21世纪的中国要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振奋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精神呼唤我们捧起书本,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让他们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变得聪明,而且也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总课题组,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

    2.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3.乐连珠,乐连珠小学快速阅读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