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方式实施的探讨
范文

    胡雪峰 石胜海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不再是“小透明”,其重要程度日益加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应对现阶段教学的需求。在此趋势下,教师不能“稳坐钓鱼台”,而是应积极求变,创新教学方式。针对地理学科,本身牵扯大量复杂的地理概念,而概念教学一直为人忽略,因此可成为当下破局的关键。鉴于此,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向,强化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地理知识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如地理名词、地理术语等进行简化,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鉴于此,本文将结合实例深入探索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概念;地理名词;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108

    一、引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不仅内涵深刻,而且外延广泛。地理概念是地理演变历程、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内在特征在人脑中叠加而成的模型。然而在早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将教学时间用来解析难点,忽略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存在理解障碍,严重阻碍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概念教学,用创新的方式重塑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认知。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概念,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后续较为复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快速理解地理学科的内涵和本质。

    二、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现状

    针对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有两大弊端日益凸显:其一,教学理念不当。尽管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既需要兼顾学生的兴趣需求,还务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现阶段的大部分地理教师,由于受到高考应试的影响,他们习惯于采取灌输的方式授课,导致学生对地理概念内涵的理解相对被动。即便偶有不懂之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也不会给学生预留讨论的时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1];其二,教学方法不足。有的教师只是为学生简单讲一讲地理概念的字面意思,或是采取题海战术,并未阐述其内涵,这样的讲解和照本宣科毫无区别,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利用现场演示,直观感知概念

    针对高中地理概念方面的学习,由于大多数概念相对抽象、晦涩,学生很难凭借有的知识水平完成理解。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降低教学的难度,教师不妨采取现场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因为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往往会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而原本抽象的地理概念会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无需赘述基础概念,只需结合演示过程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快速理解[2]。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第一章第二节《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针对“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这个知识点,要是在讲解过程中,不妨借助现场演示的策略,为学生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地球仪,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特意拿鲜明、醒目的色彩涂在赤道、南北回归线上。接下来,教师将两分两至日光照示意图悬挂在醒目地方,同时邀请两位同学,让他们一位手持地球仪,一位模拟太阳。然后,扮演太阳的学生保持不动,手持地球仪的学生则围绕其进行运动,在讲台上模拟地球公转现象。教师则在光照图上画出对应的太阳直射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变化。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展示概念

    采取信息技术教学,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一,视听融合,有趣生动,无需教师费尽口舌,即可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化繁为简,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过程。而且,针对高中地理学科,由于大多数地理概念相对抽象,让学生直接理解相对困难,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就可以明了地理概念的内涵。如此一来,利用信息技术完全可以提升地理概念讲堂的广度、深度、高度,对学生的学习有利无弊。如,在教学高二地理选修1第二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本章牵扯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如变质作用、风化作用、地壳运动等等,它们相对生僻,而且不能借助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在网上搜集与该地理概念密切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动画,并在教学中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这些地理概念,增加学生的代入感。比如,针对“风化作用”这个地理概念,它主要指的是岩石在生物活动、温度、水分、空气等外在因素的干预下,其内部结构、性质、组织成分会彻底改变。但是风化作用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过程,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学生将看到风化作用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又带给事物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再生僻的地理概念也将迎刃而解。

    三、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除了现场演示以及信息技术引导,科学的学习策略同样可以成為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好帮手”。和初中阶段授课模式不同的是,高中阶段教学相对独立,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而是需要积极探究知识,并且对探究所得进行归纳和梳理。因此,教师务必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完成地理概念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让学生了解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知道自然环境不是由单一圈层构成的,每一圈层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不同的圈层之间也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力。”接下来,教师通过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方式,将不同圈层的能力交换关系图进行展示,同时为学生详细展示了土壤、气候、地貌、水文与生物元素的制约与联系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上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理解何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应当主动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增添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降低教学的功利色彩,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地理概念的学习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学生的地理学习之路才会更通畅,进而让学生爱上地理科目。

    参考文献

    [1]束印.高中生地理概念学习障碍原因分析及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0.

    [2]迟晓瑞.基于学科本质的地理概念教学研究与实践[J].吉林教育,2020(Z4):18-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