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时政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何结新 内容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引入时政热点,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中考考试的具体题目的体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立德树人精神的表现。本文就道德与法治平时教学运用时政热点这一问题,分别从中考考试的内容,怎样运用、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希望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多多关注时政热点,运用时政热点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使学生的成长能够融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他们拥抱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时政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59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时政热点的方法有哪些呢?本人做过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时政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政热点材料开场,往往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很高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下去学习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时政热点导入新课,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新闻视频、展示新闻图片,也可以由教师口头发布,同时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中获得新知识,感悟新道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八上第十课教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课时,教师先播放视频《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导入新课,展现祖国发展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抛砖引玉让学生开展新闻播报,说说改革开放以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巨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真挚情感和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回答,从成就到差距、到树立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学生们的收获不仅是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懂得报效祖国是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认识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历史使命 (二)运用时政热点,突破教学重点或难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时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单凭教师理论性的讲解,学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如果适时地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利用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兴趣和关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教学《走向未来》时,用多媒体播放了 “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三栖尖兵何祥美的事迹,“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学生在感悟中懂得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积极实践,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利用这一热点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三) 运用时政热点(利用十九大报告),贯穿九年级上册课本,提高教学效果。十九大主要讲述我国新的国情,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第一单元对应是富强,第二单元对应是民主,第三单元对应是文明和美丽,第四单元对应是和谐,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个要求,让学生整体把握九上课本的知识框架,把握知识脉络,理解关系,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讲课时主要用十九大作为时政材料,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教材的内容,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日常教学中应该选用合适的时事宣传资料,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时事点评,时事小论文撰写,时事辩论会等,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感受中国共产党下,党和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政治认同,国家观念和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些都是重要的学科素养。 时政热点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时政热点的选择要贴近实际。 首先要贴近教材实际。教材是中考命题的根本,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中考试题的类型和材料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对课本知识和自身能力的考查。如果只是就时事谈时事就脱离了根本。 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生活,教师选取的时政热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唤起学生的认知欲望。如果事例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距离太远,学生觉得与自己无关,提不起兴趣,就很难收到良好效果。 再次要贴近时代发展的实际。在时政选择上要注意热点问题的新颖性和时代性,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国内外大事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信息,在选择时政热点时要尽可能选择最新的热点,这样就会引起学生极大关注,主动去分析讨论思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时政热点的运用要避免走进误区。 首先,不能把时政教育当做讲故事,只介绍时政本身,既不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不与教材相联系,这样就失去了把时政热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 其次,对时政的点评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思考,获得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同时,对时政的点评要结合课本知识深入其本质,揭示出蕴含的道德与法治观点和原理,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平时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政热点的运用,还是中考前时政热点的专题复习,都能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又提高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应该得到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希望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多多关注时政热点,运用时政热点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使学生的成长能够融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他们拥抱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目 1.《教师教学用书》 ? ?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 ? ? ?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教学法》 ? ? 吴一凡 4.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