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
范文 | 王谈明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上新教材将全面覆盖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而新旧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古诗词和课外阅读的改动。古诗词不仅增加,而且小学一年级就会开始论语的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这个西方文化和外国节日冲击的时代下,可以通过古诗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很有必要,我们国家文化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要加强古诗词的学习,因为多学古诗词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好处。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关于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古詩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文学素养可以通过语文进行培养,文学素养可以体现一个人语言和思想上的境界,而语文可以通过古诗词将古人们的智慧交予我们,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感情。在当今教育的环境下,国民已经开始重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局也增加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教材的改编,我们也应一改以前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古诗词的学习过于枯燥,在生僻字的讲解时都不愿意去听,就更提不上说陶冶学生的情操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寻找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师在日常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仍然比较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认为背诵古诗词能够拿到较高的基础知识分数。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与记忆古诗词的过程中,背诵得比较吃力,对文章主要内容与主旨内涵不能够全面理解。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古诗词时只花费很短的时间就能讲完,剩余的时间就让学生大声朗读与背诵,如果课堂时间不够,教师会让学生在课下、课余时间继续背诵。在缺乏对古诗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而且即使背诵也是短暂性的记忆,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增强学生的学习记忆能力,但是很难对古诗词中的作者情感、蕴含的美感以及内涵等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2,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现代文学素养,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并不重视,对古诗词的讲解主要停留在内容与字面意思上,简单地对古诗词作者、写作背景进行程序化的介绍,很容易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抒发、思想内涵等方面的掌握与体验。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既没有将古诗词中引申的内涵意义以及主旨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也没有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赏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 (1)融入诗人感情,进行情景教学 教师需要先分析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情感流派,让学生对于诗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继而讲解诗人当时是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中作诗的,因为诗人们会因事物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我们需要以诗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诗人所处的一个环境,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当时诗人的想法。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中所学的《赠汪伦》是一首表达了汪伦对李白朴实、真挚是感情,教师首先需要学生对于李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李白有“诗仙”之称,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豪放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这首诗是写于李白离开之,当时李白以为汪伦不会来送他让离别,在李白思考之时,河畔两岸响起了当地的民歌来欢送李白别开,这是李白所没有想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李白完成了这一首千古名著。 (2)诗词教学需不求甚解 平常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将问题的实质弄懂,理解题目的用意,但是在诗词的教学中不必咬文嚼字,学生只需理解诗词的大概意思。如果过分纠结于每一个词的意思将会失去诗词的一种“朦胧美”,所感受的意境也会有所下降。一些有分歧的字词没有明确的解释时,可以留给学生自己遐想的一个空间,只要是想法合理都行,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小学二年级语文所学的《山行》中,“白云深处有人家”自古以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人赞成是“深”,还有些人认为是“生”。当我们进行系统的学习时,会发现当时的季节已经到了深秋了,当我们走进山林中,到底是在山腰处“生”出了一片云彩来,还是在山中“深”处的人家在袅袅炊烟中做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很有意境,都符合当时的情感。教师在这时不能左右学生的想法,也不必将其解释清楚,而是留一个空间给学生进行自己的遐想,无论怎么样都别有意境,让学生自行形成小组进行讨论,得出他们的观点,只要合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3)读写一体,加强记忆 学生没能好好理解古诗词的含义,那么在背诵古诗词时将会盲目的背诵,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在默写时也会出现很多错别字的情况,出现错别字就是因为没有懂得诗词的含义,不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容。朗读也成了一项重要的过程,通过朗读可以咬准字音,而且许多诗词本就很押韵,通过朗读就可以加深对诗词的印象,如果仅仅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效率会不太明显,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多叮嘱他们多做笔记,多朗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深记忆力。例如,五年级上册的《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间不是时间的意思,而是间隔的意思,所以它的发音也会不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提出这个位置,让学生进行深刻的了解,以及在朗读过程中需要纠正他们的发音,加以强调,加深他们对这个词的记忆。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基于教学课程改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古诗词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自身语文知识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华.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词教学[J]. 汉字文化,2019(04):129. [2]王桂梅. 小学古诗词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25-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