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质课堂 |
范文 | 叶香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9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2、在说一说、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一周和什么是封闭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智慧引入,感知周长 设计意图及反思措施:通过小胖同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三张关于跑步的情景图,一个是不按照边线跑,一个是没有跑回到起点,一个是围着边线跑完整的一圈。通过三个动态图很形象也很有趣的揭示一周的含义,跑道的一周是外围边线的长度,不是里面线的长度,跑道的一周是指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感受到一周的含义,也明确了什么叫封闭图形,什么是不封闭图形,对于周长的概念也明确了。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导入,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三个跑步的动态图也让学生对跑道的一周有了新的认识。但“一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课堂对于这个概念深挖不够,教学语言正式化,学生没有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去理解。因此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打算在引出“一周”这个概念后,紧跟着和学生一起探究一周的具体含义。可以通过提前查工具书的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解释一周的含义,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理解周就是周围,那周长也就可以解释为周围一圈的的长度。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一周效果会更好。 二、操作体验,感悟周长 1、说一说,指一指 2、认一认,描一描 设计意图及反思措施: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认一认,描一描几个活动来操作体验,感悟周长。在明确操场一周的长度是操场的周长,三角板一周的长度是三角板的周长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周边的物体哪些有周长,一边摸一边说给同桌听。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和语言描述,对周长的概念进一步深入。学生在汇报完毕后,我追问学生一块黑板的周长和两块黑板的周长在哪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周长是指外围一圈的长度,不包括里面的。也为描第四个图形作了铺垫。然后再出示学习单,让学生自我认一认哪些图形有周长,并将周长描出来。此题的设计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会判断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也就是要对封闭图形,对周长的概念很熟悉,其次是要会正确的描出周长。在这个环节里,重点解剖第四个图形的周长。通过说,指,认,描等活动,学生对于周长的理解更深了,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周长,也能够把有周长的图形描出来。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摸的比较多,但是说的比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图形的周长还是理解不够,另外,在处理最后一个图形的周长时,过于仓促,过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的利用学生的错误生成去继续深问。 下一次的授课中,我打算引导学生自己把找到的周长说出来,最好边摸边说。在第四个图形的处理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会做的同学就会纠正,让学生说出理由和正确描法。 三、自主探究,测量周长 (1)直边图形周长的测量。 (2)曲边图形周长的测量。 师:看来这种规则的图形,我们都可以用直尺来测量,这种方法简单,难不倒大家,那老师想给大家来一个难一点的图形,想不想挑战? 生:想 师:出示树叶和光盘。(贴黑板上)这两个图形有周长吗?他们的周长在哪里呢?怎么测量他们的周长呢? 生:有周长,用直尺量。 师:用尺量方便吗?准不准确?为什么? 生:不方便,不准确,因为是曲线,不是直的、 师:那用什么办法来測量他们的周长呢? 生:可以用线来测量。 师:是这样的吗?PPT演示绕线法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测量一下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想 PPT展示操作要求。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鼓励滚动法的同学并PPT演示滚动法。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知道了像这种边是直的封闭图形,测量他们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直尺量(板书);像这种曲边的,我们可以用绕线法和滚动法来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及反思措施: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测量规则和不规则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上,我采取的是问答法,让学生明白测量方法后去独立完成。在汇报时规范算法,也灵活的处理长方形的周长是测量四条边的长度还是利用对边相等来测量两条边。在不规则的图形测量周长的方法上,采用探讨,追问,视频展示等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明白方法后小组合作探究并汇报。通过上课的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规则和不规则图形的测量方法,也学会了与人合作。但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和汇报活动形式化问题,汇报活动没有面向全体。对于旧知识的指导,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中多注意细节,注意引导唤醒学生的旧知识,如怎么用直尺测量,如何认软尺上的刻度,如何减少误差等。也可询问测量结果,发现问题后展示错误的示范,让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去获取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应用周长 师:我们班的孩子真的很会学习,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也通过实践操作,会描、会算周长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去闯关? 生:想。 师:接受第一个闯关题。请看。出示第一题。 师:顺利闯过第一关,你们想继续挑战吗?出示第二关。判断周长是否一样。 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那下面的图形周长还一样吗?请看第三关。 设计意图及反思措施:问题层层深入。第一个闯关题的设计是为了检验同学们对于周长定义的理解。后面的两个闯关是一个拓展,为了检验学生的灵活运用。本环节因前面测量不规则图形耽误了一些时间,闯关题只完成了一个。下次授课我将在前面的活动中适当的压缩时间,让学生完成闯关题,让学生体验应用周长的快乐。 五、小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建立自己的周长档案:测量自己的头围,腰围,胸围。 设计意图及反思措施:学以致用,学力延伸。让同学们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