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范文

    陈秀英

    摘要: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教师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进入初中以后,学生们的学习心理和特点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45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一门严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会发现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不高,数学能力的提升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实现。鉴于此,进入初中以后,数学教师结合新理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也随之升高,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生活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抽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难发现数学概念或者原理等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并总结出来的,因此常常将生活实际与教学联系到一起。当新课改提出了生活教学法以后,教师们更加坚信生活与教学的紧密联系。数学抽象是数学思维的一种体现形式,也是教师们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法引入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或者场景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和熟悉,并学会从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或者数学本质,以此锻炼他们数学抽象素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概率”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一上课便提出问题“你每天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视之后一定在播放新闻联播吗?”学生说不一定,有的时候正好播着,有的时候还没到点。教师随之又说:“你能确定每次考试中都能拿满分吗?”学生摇头,教师随之抽象出概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用数值刻画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当教师列举出生活中的抓阄或者投掷骰子的例子时,学生们经过思考能够用几分之一等表示出事件发生的大小,为后面学习概率发生的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在生活化的数学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数学抽象思维和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几何直观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科教师都将多媒体与教学联系起来,通过多媒体改变枯燥的课堂环境,并以此促进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深入知识的探究中。数学知识点本身就是枯燥的,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致。因此,当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时,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求知欲,还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自身几何直观素养不断提升。学生具备了几何直观素养之后,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才会进一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周角”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一上课先利用的多媒体将足球课上教师讲解射门的视频,促使学生通过视频内容能够发现几个不同的射门位置分别与门的两端形成的夹角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们带着问题展开圆周角的学习,并认识到了圆心角与圆周角的不同,并且与视频中的射门点中关于圆周角的内容联系到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会画圆周角和圆心角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同圆中各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以及“同弧或者等弧多对的圆周角相等”。在证明以上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们仍旧使用了多媒体,促使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不断提升。

    三、比较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能够促进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同和不同点的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学习和辨析能力大有裨益。数学学科知识点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当初中数学教师通过比较法展开教学活动时,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逐步升高,在比较过程中运算能力也随之升高,学会了应用运算技巧解答数学题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升高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性质”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一上课先将函数“y=ax2”、“y=ax2+c”、“y=a(x-h)2”三种函数式呈现出来,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三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最值和递增变化情况吗?”学生尝试自己动手作图并解答问题。当学生完成做答后,教师继续问道:“同学们知道函数y=ax2+c和函数y=a(x-h)2是函数y=ax2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的呢?”学生立即展开思考,并结合自己刚才做出的图象解答问题。紧接着,教师以某一个具体的例子“y=-2x2”为例展开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图象的向左或者向上平移归纳出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与性质。通过对比法掌握一般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知识点以后,教师将例题“已知二次函数y=a(x-1)2-4的图象经过(3,0),求a值”,引导学生自主通过计算快速求取二次函数。在對比式教学环境中,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效率以及运算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与提升。

    四、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新课改实施以来,问题教学法既能够凸显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迅速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借助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会推理,并通过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环境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既能够得到锻炼也能够得到提升,为其以后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在课上先通过多媒体将几张扑克牌呈现出来,并将其中一张旋转一百八十度后请学生猜测。当学生完成猜测后,教师请他们说出其中的原因并在公布答案之后,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做出一条线段以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别绕着中心和对角线交点旋转后一百八十度后的图片,并提出问题“线段经过一百八十度后能够怎样”、“平行四边形旋转多少度能够与原来重合”、“旋转的对象都是几个图形”、“图形都是绕着什么旋转”等问题,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加深对中心对称图形的印象。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自主推理出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知识的效率以及逻辑推理能够都随之增强。

    言而总之,在新课改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改进教学措施,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在兴趣和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高效获取数学知识点的同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随之升高。

    参考文献

    [1]杨永平.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27).

    [2]吴甲锦.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00(004):18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