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直观带动思维 培养空间与图形观念
范文

    项大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随处可以看见空间与图形的影子,它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以此树立空间的基本概念,甚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授与图形、空间相关的知识时,一定要将知识动态化,形象化,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生活化理解和运用,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空间与图形观念。

    关键词:教学情境;空间观念;图形观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12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整个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与空间图形相关的知识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所学的内容,实现思维意识的激发。

    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学生十分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所以教师就可以以这个作为背景,将里面的一些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促使他们更加高效地学习。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片,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完动画片之后,教师可以以里面的人物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例如:在刚刚的动画片中,我们看到青青草原只有绿油油的青草,慢羊羊村长想在草原上种植一片花海,它想将这个任务交给村上最聪明的喜羊羊去做,喜羊羊发现种植这片花海的土地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就想先计算这个土地的面积,再去买花种子,那么,喜羊羊怎样才能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呢?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兴趣立马受到了激发,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喜羊羊的角色中,以此更加细致地展开探究。通过这种生动化与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自我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二、运用直观的教具

    教具在数学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更应该借助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构建起立体的知识框架,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教学《三角形》时,就可以在教室中摆放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模具,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对三角形形成长期记忆,最终实现自身数学能力与水平的有效提升。

    又比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时,依旧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具。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中拿来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东西,比如纸盒子,如果没有找到,可以自行制作。其次,教师再让学生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因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经驾轻就熟了,所以他们计算每一面的面积是很简单的。在学生计算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表面积的公式领悟它与每一个面面积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的体会,促使他们思维得到延伸和拓展。总之,在教师在教学一些具有抽象化的概念知识时,一定要借助直观的教具,让学生具备建模意识,以此发展自身的思维。

    三、运用思维导图突破思维限制

    思维导图的构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点,将其填入到思维导图中。虽然往往一些教师和学生会认为思维导图与教学板书相近似,但实际上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别体现了二者之间的本质是不同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像课堂板书那样由教师出示,直接告知学生知识框架,同时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制作,根据教师的引导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现生活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强,他们也不能明白事物的本质,所以教师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点时,一定要采用生活化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一些具体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的、所感受的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找一找哪些是圆锥?哪些是圆柱?并且为了加深学生的体会,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导他们在校园范围内寻找圆柱体、圆锥体,这样就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立体图形观念,让学生区分圆柱体和圆锥体,明确它们的构造与计算方法,提升研究立体图形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直观认知,能够带动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并不是主动形成的,它需要外界事物的刺激,所以数学知识便是最好的媒介。由此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数学知识,让学生树立起空间与图形的意识和观念,实现自身抽象性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与培养,利用图形与空间相关知识点的教学,逐渐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构建起空间立体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參考文献

    [1]郑新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95-97.

    [2]李丹丹. 浅谈如何在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3:111-1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