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后疫情时代初中生体质训练策略 |
范文 | 张艳芝 摘要:学生的健康状况可以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事业水平和未来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生活、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经常被监护者和教育者所忽视。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初中生体质训练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质训练;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126 引言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锻炼,增强学生健康水平是改变现存状况的重要目标,是学校教育建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施行。因此,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尤为必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质训练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后疫情时代初中生体质训练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初中生体质健康现状 对我国初中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初中生的平均身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超重和肥胖初中生的比重明显增加。在当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初中生一般享受着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文化课成绩,忙于学习,缺乏锻炼,导致超重和肥胖问题成为制约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2 )初中生近视率明顯增加。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 -,改善 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的近视问题迫在眉睫。( 3 )初中生在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方面的成绩长期处于低谷状态。 2体育教学对提升初中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是提高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渠道。新时期应重新审视体育教学对提升初中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从而进一步增强体育 教育的作用,为初中生逐步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能有效维护初中生的身体健康,激发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初中生客观地看待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这对初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只要初中生能够正确处理学习和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即可对其将来的工作及个人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3初中生体质训练策略 3.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强化体育锻炼,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就必须学习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文件精神,正确认识理解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无疾病,还有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行为和义务,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家长对体育的偏见和阻止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行为将受到社会的谴责。 3.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育健康水平,为此,国家制定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它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和引导锻炼功能,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强化责任落实,政府和社会要大力宣传学生体质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建设好体育场地,配齐体育器材,培养体育师资队伍,实行层层落实责任制,家长对自己孩子负责、体育教师对校长负责、校长对教育局负责、教育局对上一级行政部门负责。 3.3改变方法,加强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统测项目必须统一测试,加强监督管理,随堂测试是统测的补充,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堂测试,所测成绩真实有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时间需要与实际学年相符。每个年龄段新生,身份变了成绩不变,用原有的成绩去比对下一学段的标准,出入较大。因此测试项目的优化具有统一性和科学性,实行评分的细化、量化。学生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身体素质中的50米(速度)、坐位体前 屈是各年龄段的共性指标。我们在体育课、大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中都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练习。男子引体向上(力量)、1000米 (耐力) , 好-分钟仰卧起坐、800米项 目都是学生练习的难点。针对学生锻炼的难点,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数据分析、查找差异、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实施小组教学,关注学生特点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处在这- -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学生与学生之间发展速度不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若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田径教学,很有可能使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一种“陪练”状态,不能真正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故要想提升中小学田径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不妨以小组教学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提高田径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在"跑”的教学中,笔者先以测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然后按照学生的测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的学生体育基础较好,掌握了-定的运动技能,可以自主进行体育训练。B组学生具备了-定的体育学习基础,但有待进一步提升,运动积极性有待提升。C组学生不喜欢锻炼,身体素质较差。随后,根据各小组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教好的A组学生笔者采用高要求、严标准的竞赛教学法,激起了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可以在锻炼中更进一步;而对于基础较差的C组学生,则以组织跑步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跑步兴趣,教授学生一定的跑步技巧。 结论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从学生的体质健康需求入手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能显著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 彰显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价值,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最终 使我国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国绣.对初中体育排球技术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07):70. [2]顾天竹.城郊教育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常州市初中教育为例[J].教育,2016(29):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