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浅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
范文 | 陆荣康 摘要: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起到带领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成熟,说话和做事都不会考虑太多,因此,经常发生一些不符合规矩的事情。老师作为班级的带领人,相当于这些孩子的家长。老师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采取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培养优秀的人才,有利于推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0)-052-192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可以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不断的增加,各种各样的知识供学生选择,但是同时,越来越多的诱惑在干扰学生。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年龄较低,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影响,再加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也有很多,他们在家倍受父母宠爱,很多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就需要班主任的管理。 1 传统方式管理存在的缺陷 1.1管理方式简单粗暴 现在小学中班主任管理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通常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管理方式老师在发现学生做错事时,经常采取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是惩罚。但是很少有班主任去寻找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才会这样做。老师并不明白学生心里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只是在老师的角度看是错误的。老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同样不能理解老师,不明白老师判断的标准,经常这样下去,学生就会越来越讨厌老师,不服从管理。同时带来的还有学生心理的变化。学生可能会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习。 1.2过度重视程序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喜爱的东西也是各式各样。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受到老师的关注,想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在这个阶段下,如果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他们,他们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会变得内向、沉闷、不爱说话,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活泼好动,老师在管理上会出现一些困难,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通常会制定很多规则,严格管理学生的上课和下课时间,上课时也有很多规矩,有的地方老师特别重视这个规则,学生如果不遵守就会受到批评。但是,这种过于程式化的管理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变的唯唯诺诺,就像是学习机器一样,缺乏自主性。 1.3过于依赖老师 相信大部分的小学老师都会觉得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独立生存和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学校时老师习惯性地包揽一切,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一个,现在的家长都比较爱护自己的小孩,都会特地向老师打招呼让老师对自己的小孩特殊关照,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伤,在家长的要求下,老师也只能自己亲力亲为,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老师这样管理会让家长觉得很敬业,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失去成长的机会,不利于养成独立自主的精神。 2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 2.1提升自身管理素质 小学正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正确的三观,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个阶段里,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老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老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应该培养自己的理性精神。让自己以理性的态度去审视班级管理方法是否合理,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2培养创新能力 这些年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我们国家的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人们的追求不断的提高,教育方式不断的发生变化,教育需求的快速增加使得国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知识结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改革的,新课改的形势下,老师应该抓住机会,不断的学习、探索、尝试,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爱学习。 1.3提高管理能力 班主任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他还是学生集体的大家长,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老师就是班主任。班级的一切规矩都是班主任制定的。所以,怎样把规则制定的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班主任应该考虑的。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就需要班主任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人施教,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当学生的“保姆”了,同时也不能对学生简单的说理,让学生盲目的遵守制定的规则,需要班主任创新自己的管理方式,转变教育思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他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钢.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J].思想教育探索,2013,(3). [2]杨瑾.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与建设问题研究[D]. 2015,(3) [3]杨练武,苏跃飞.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14,(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