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识字能力的策略
范文

    王会

    摘要: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并且这四个方面是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所以,小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扎实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会读和会写一些生字词,之后再进一步培养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那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科学的识字学习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识字能力;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152

    引言

    识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如果学生的识字能力可以获得有效提升,这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等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其内在的含义,值得学生深度学习。但是,学生存在着记住就忘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提升学生识字能力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增強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识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当前,伴随着我国教育部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的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并且能够将所学的一些汉字应用在阅读、写作等内容中,做到实际运用。但是,在当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固守传统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高效,这样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学好生字生词。在一些语文教师的观念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对识字教学并未提起重视,同时也没有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汉字内容,起到的识字教学效果不明显。再者,还有一些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盲目地认识生字,时间一长,学生会遗忘所学的汉字,这样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识字学习压力,很难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汉字的信心。

    2.教学方式不灵活,识字教学中忽视了文字的实用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并没有采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再者,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正确定位师生角色,仍然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导者,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和理解的空间,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汉字知识,教师没有为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消化所学的汉字内容,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汉字内容应用在具体的学习中,无法做到实际应用。除此之外,在识字教学中,一些教师还会存在片面性观点,只让学生会写会认,忽略了文字的实用性,并没有让学生对这个汉字有较深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无法将所学的汉字应用在题目或者生活中,这样的学习显然是缺少效果的,很难强化学生的汉字实用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

    1.优化识字教学方式,利用生活化模式教授生字内容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同时,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容可以融入教学中,为教学提供一些支持和助力。生活往往是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生活化方式为学生提供识字教学,让学生置身在生活化环境中理解和学习汉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汉字的影子,也可以学到与汉字相关的内容,并且将所学的汉字内容应用在生活中学生会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的汉字内容,这样起到的汉字学习效果更加有效。比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同音字产生困惑,学生容易混淆一些同音字,比如:“坐”和“座”这两个字,有许多小学生难以分清这两个字,总认为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区别,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混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认识,教师可以借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学生提供形象化教育,像是“坐”,教师可以以“坐下”为例,这表示的是坐下的这一动作。而“座”字,教师可以以“座位”为例子,或者是以“一座山”、“一座桥”为学生说明,让学生可以明确这两个字的区别,同时,在学生可以分清这两个字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词或者造句,用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2.采取趣味性识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认字能力

    生字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任务。在语文课堂上,如果遇到一些生字,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生字的读音,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一些途径查找资料,解决这个字的读音。比如,可以利用字典查询,学生在了解这个字的读音时,还能学到其他的与这个字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深刻记忆这个字。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有意识地准备一个生字积累本,专门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生字生词,并且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些生字词。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寓教于乐,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相应的识字听写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识字比赛和游戏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在课本中寻找一些学生学习过的字词,写在黑板上,学生需要举手抢答,最后教师要给予回答正确率高、回答次数多的学生提供一些奖励,满足学生的获得感,增加语文识字课堂的趣味性,强化学生识字效果。再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生字接龙、词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化对生字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3.明确汉字学习重要性,深化理解和应用汉字

    识字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认识一些汉字,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会提升,同时,学生个人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字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潜意识里增加对汉字学习的重视力度。此外,学生还要认识到,所谓的识字能力提升,并不是认识更多的汉字,学生还要在认识这些汉字的前提下,将这些汉字应用在解题、写作、阅读以及生活过程中,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实现预期的汉字学习目标,强化汉字学习效果。

    结束语

    学生认识的生字越多,识字能力会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要加强识字教学创新力度,渗透多样化的识字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兰杨媛.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提升识字能力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9(19):44+46.

    [2]文长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9(01):22.

    [3]李云发.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34):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