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 |
范文 | 何小花 摘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输能够让学生更加正確地认识世界,同时也能够认识更加丰富的世界。而通过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029 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人之道,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成长和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教师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仅仅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上。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久且持续的过程,是从始至终的,只有在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是非观念,才能够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奠定好基础。所以班主任教师要重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发挥影响作用,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的成长。 一、重视反思教学的现状,提高专业素养 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班级管理的专业性,班主任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班级管理的方式上,需要以更加先进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成长。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反思,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针对班级中的特殊现象进行管理教学。既能够更好地管理班级,同时还能够以班主任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或者班主任教师交流的方式,对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反思,还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使得班级管理更加科学和全面。在此之后,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管理提出建议。既能够让学生了解班主任教师,还能够让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知错就改的榜样,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 二、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成长 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习惯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的空间。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初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同时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这个时候班主任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和人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德育教育的开展做好铺垫。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监督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对班级卫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对学生进行监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渗透,通过礼貌用语、良好的行为举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监督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认识是非,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观念也会慢慢形成。在此之后,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监督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重视班级制度的创设,辅助班级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想社会更加地和谐,其中法律是非常重要的底线,让人们生活在以法律为基础的相对自由的空间和环境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制定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够更好地创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通过班级制度的制定还能够更好地协助班主任管理的开展,使得班级管理更加有效、更加科学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所以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辅助班级管理,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上,班主任教师应该重视班级制度管理的全面性。例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制度的设定对学生进行监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生活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也要制定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重视班级卫生。在开展一些班级团体活动的时候,班主任教师也要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让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活动。通过班级制度的设定能够很好地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全面的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生活习惯、集体意识以及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四、重视家校合作的落实,做好全面教学 我们要清楚的是,德育教育的本质是为人之道,所以德育和学习生活是不能够分离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道德,所以在德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所重视的应该是将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形式。是要想使得德育教育更加具有全面性,更好地渗透学生的生活当中,就需要以家校合作为基础,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让学生家长能够与班主任教师携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家长会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并且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并在家长会的沟通交流中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校关系,让学生家长能够更好地辅助班主任教师促进学生成长。在此之后,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即时通讯软件,例如微信、QQ等,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并教授学生家长更加合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家庭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在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班主任教师要以德育教学为主要的目的,通过班级管理的方式来落实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品质,再以家校合作为教学辅助,更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也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雪琴.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7). [2]张琳.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情感读本, 2017,(0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