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 |
范文 | 吴江兰 摘要:语文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语文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资源,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将语文本身的美和教学的美凸显出来,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爱上祖国文化,进而爱上我们的祖国。因此,从小学生低年级教学开始,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本文着重就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03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和目标没有清晰的认知,只是凭借内心的喜好来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教师的喜爱。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精力投放的重要因素,他们喜欢哪个教师自然就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他的课程,也更加渴望得到该教师的认可。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成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从而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不仅如此,语文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語文的美蕴含着情感之中,语文教学承担着引导学生体会美好情感、学习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情感因素的支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初,一定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用情感来带动和感染学生,用情感来熏陶和浇灌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情感和道德的多重提升。 一、饱含情感地教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学习道路上最为重要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是否秉持着激情饱满的态度进行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着情感教育效果的好坏。作为一名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的温言细语、一颦一笑,都温暖着学生的内心,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细心教导、耐心帮助和爱心鼓励更是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饱含情感地进行教学,以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学习《树之歌》这篇课文时,我就在教学中使用情感饱满的语言来开展教学,用爱温暖学生,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节课中有许多复杂的生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一边给学生讲一些识字的巧妙方法,让学生遇到复杂的汉字时要学会拆分,化繁为简,一边鼓励学生开动小脑筋来探索更多的方法,帮助自己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样一来,我用亲切和蔼的态度来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二、有感情地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深入到文本情感之内,用朗读这一有声语言去生动地表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以情感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而深刻地体验到文本中的情感,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地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去还原和再现文本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葡萄沟》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葡萄沟的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学习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从文中描写葡萄沟景色的语言入手,通过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情感来表现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促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生情,感受到了语言背后所蕴含着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厚情感。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情感熏陶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差,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缺乏阅读的兴趣和想象的能力,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小学生的内心情感主要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受到文本中蕴藏的情感的熏陶,教师就必须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内心情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得以爆发,从而深层次地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和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促使学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良好熏陶。 例如,在学习《妈妈睡了》这篇课文时,我就在教学中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母爱,并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要关爱母亲。相信许多学生都有过与文本相似的经历,于是,我就让学生结合生活去思考,妈妈为什么会这么累,从中逐渐体会到妈妈为了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并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妈妈表达自己的爱,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 四、开展多样性活动,唤醒学生情感意识 培养学生爱语文、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是语文教学肩负的历史使命。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积极情感的关键时期,单一的、机械的教学是不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特殊心理的,只会起到反作用。要想让学生逐渐地爱上语文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许多儿童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从而逐渐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识,产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动力。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语文的喜爱。首先,我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故事内容,并比一比看谁讲得更加生动。此外,我还让学生在课下借助网络、书籍、字典等工具书搜集其他成语故事,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了成语接龙、我讲成语故事等活动,促使学生学习到了更多成语故事,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去演一演故事,体会曹冲的智慧。这样,在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从而逐渐地爱上了语文学习。 总而言之,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低段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将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文,感受到祖国语言和文化的巨大魅力,从而逐渐产生了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为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发彩,张克顺.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王丽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7,(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