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
范文

    易玲

    摘要:为了初步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我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实施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为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初步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57

    在《指南》引导下,在组织与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时,我们特别注意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与游戏化,以期唤醒幼儿的情感,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以初步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一次生活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清洗水果,有一名幼儿不小心把水果掉到水盆里了。结果水果在水盆里浮起来后直打转,他感到很好奇,怎么水果没有“沉下去”呢?于是他就使劲地摁苹果。根据幼儿的这一探索情况,我们就生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如何有效组织与实施这次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初步的探究能力呢?对此,本文将结合教育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遵循年龄阶段特点,为科学探究活动恰当选材

    (一)从幼儿兴趣出发,恰当选择科学活动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兴趣倾向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一定要研究他们的兴趣需求,然后由此出发确定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年龄小,爱“玩”,这也是他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认真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如在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教师发现孩子们喜欢玩“摁压水果”探索其浮起来、沉下去的游戏,那么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兴趣点,在此基础上找到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契合点,将其提炼后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素材。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科学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是初步发展其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从认知特点出发,恰当选择探究材料

    为了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在本次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孩子们最为熟悉的蔬菜和水果作为探究材料。如苹果、梨、香蕉、青椒、土豆等,这些蔬菜、水果不但最为常见,而且五颜六色的,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究。同时,这些水果在味道和形态方面各具特点,不但可以满足科学探究的要求,还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成了这次科学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材料的色彩、外观等,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自然地拉近幼儿与科学探究材料之间的距离,为他们与这些材料进行充分地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从学习特征出发,恰当选择探究形式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具启蒙的性质,我们把重点放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上来。因此根据幼儿喜欢玩的天性,我们可以把科学探究活动与游戏进行有机整合,以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激發他们探究欲望的前提下,为初步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

    二、培养科学领域核心经验,有效关注科学探究过程

    (一)设计有效提问,激发探究欲望

    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不是单纯为了得出实验结果,而是关注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幼儿在亲身经历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发展他们初步的探究能力。这是他们在科学领域学习活动所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在“水果、蔬菜沉与浮”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问题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引导他们一步步发现问题、进行猜想、通过试验验证猜想,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把哪些蔬菜和水果放到水里会‘沉下去?哪些又会‘浮起来呢?”另外,教师在提问时可以使用“如果”等进行假设,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发幼儿做相关的试验探索。通过试验探索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发展。由此可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设计提问不仅可以激起幼儿大胆猜测的热情,还能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初步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培养幼儿探究自信心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做实验”比较陌生,而在教师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他们“玩”得来亦乐乎,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环节称为“玩”。正因为如此,小班科学探究活动就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往往抓不住重点。教师就要加强指导,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使他们能够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出有效的实验结论,以增强他们持续探究的信心。如孩子们在实验中只关注把水果或蔬菜一次次地“放进水里”这个动作,但对它们在水里是“沉”是“浮”却不太在意,这说明他们探究时随意性太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那么,教师此时就应该提醒他们,观察一下这些蔬菜或水果到底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到水底”去呢,从而引导他们不断观察、对比,最终得出哪些蔬菜、水果可以浮起来,而哪些会沉下去。通过有目的的科学探究试验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增强了对“沉浮”科学概念的认知,初步发展了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该遵循年龄阶段的特点。本文从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出发,研究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发现他们对沉浮并没有认知,但是他们却有探索沉浮现象的欲望,我们抓住他们的探究欲望,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有效发展了其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动中,我们利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索,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中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探究经验。

    参考文献

    [1]付玉花.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7(7):77-77.

    [2]王伟洲.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的思考.儿童发展研究,2017(4):43-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