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
范文

    李璐

    摘要:语文包括听、说、读、写,其中“写”是要求最高也是难度最大的教学项目。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并采用生动、华丽的语言丰富文章内容成为了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重点。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教师教学和学生习作造成了阻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56

    引言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项目,同时也是最难的教学项目。习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困扰,教师不知怎样才能更快的帮助学生得到提升,学生则不知该从何处下笔,更不知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尽人意,慢慢的学生将会对习作产生抵触心理,面对作文就如面对洪水猛兽一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心态,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学生或者教师一方的问题,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制定的写作主题不适合学生,教师有时制定的主题过高,是学生们接触不到的,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素材,所以写作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其次教师讲课时如果情绪不高、面无表情、语言平淡那么学生在听课时也会毫无兴趣。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接触写作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丰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素材,所以教师讲课时将会重点讲述枯燥的写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学生对写作课程不感兴趣。最后教师不重视评价的作用。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会对学生写作兴趣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进行简短的写作评价,造成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哪里还需要提升,也就起不到评价的作用。

    (二)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写作困难造成学生不爱写作,他们常常面对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而发愁,有的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选择抄袭。其次不知如何表达,学生有很多内容想要写出来,但是不知道怎么变换成文字表达出来。就算写出来了也会因为构思问题或结构问题造成文章内容混乱。最后写作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小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所以写出的文章没有感情,更像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进行的写作。

    二、教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一)结合习作目标,落实兴趣培养

    习作首先要让学生们有东西可写,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时通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习作技巧讲解和学生指导上,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在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也会似是而非。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情境创设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根据写作主题创设适当情境,引导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情境中进行写作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四单元《国宝大熊猫》的习作练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創设语言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张大熊猫的图片,这时学生们就能明白教师说的新朋友就是大熊猫。当学生们对今天习作主题了解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大熊猫,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大熊猫的视频,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它的身上都有什么颜色?大概有多大?它的动作看起来怎么样?它喜欢做什么?它又喜欢吃什么?为什么大熊猫会成为我国的国宝呢?你在哪里见过大熊猫呢?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等等,直到将大熊猫的形态和特点印在心里。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对写作主题有更准确的把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观看视频和习作过程中全神贯注,从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二)以课本为依托,读写有机结合

    正所谓读写不分家,读是收集素材的过程,写则是表达素材的过程。只读不写收集的素材毫无用武之地,只写不读写出的内容将毫无营养,只有将读和写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文章。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灵活运用课本教材让学生们进行课堂小练,实现由读到写的自然过渡。

    以三年级下册的《陶罐与铁罐》为例,这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铁罐是一个非常自大的罐子,它看不起谦虚的陶罐,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罐成为了无价之宝但是铁罐却消失了。这篇文章教育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宽以待人和睦相处。在学生对文章有了准确掌握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堂小练的任务,让学生们想一想王朝覆灭后,两只遗落的罐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铁罐你想对陶罐说什么?并写下来。教师下达习作任务后,学生们都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将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就能发现,原来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原来可以这么出色,有的学生将对话改变成了故事,有的学生直接化身铁罐给陶罐道歉,还有的学生直接设计了自己将铁罐带回并告诉他不要拿自己长处和他人短处相比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结束语

    学生的习作兴趣和阅读能力直接关乎着学生习作能力的高与低,所以在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抵触写作。同时写作还可以以课本为依托,通过日常小练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 党元香. 中国校外教育. 2019(04)

    [2].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索[D]. 吴松涛.上海师范大学 20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