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现状与对策 |
范文 | 李楠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開始注重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也被列为教育重点,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对农村小学音乐来讲,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大部分的农村小学也开设了音乐的课程,但仍然有许多难题致使农村小学音乐无法如期开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实行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182 音乐对于小学生各方面发展而言,包括对引导学生智力的启发,思维的开拓以及对想象力的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部分农村小学而言,音乐教育的开展还是十分困难的,困难体现在各方各面,包括师资力量,音乐教学设施,教学重视条件等等,虽然有国家支持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逐步好转,但不能彻底解决,还是需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对策。 一、教学改革背景下音乐课堂转型的现实需求 就世界范围而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音乐教育改革进程中影响深远。上述教育体系强调学生个体对音乐的体验,强调身体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的重要性。进入新时期,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基础音乐教育出现了诸多新的积极变化,在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良好做法和先进经验。其中,中央音乐学院提出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改革,融世界范围三大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国情,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思想,通过音乐“立德树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国内众多优秀的一线教师投身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及音乐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教学案例。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所用,在各教育体系之间寻求互补、走向融合,是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呈现的新气象。基于此,笔者立足学科建设,深入音乐课堂,发现区域内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音乐课堂侧重知识技能学习,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情感审美。音乐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学习经验的直接获得,学生只有通过对音乐的直接体验、深入感知,感悟音乐艺术的各种美,才能被音乐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因此,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艺术体验,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围绕学生的艺术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最终将其升华为审美感知 二、新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1.专注聆听———体会音韵之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能以最直接、最迅速、最富感染力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听者的各种感官,产生联觉反应。良好聆听习惯的建立是深入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的音乐经验,让学生通过音乐聆听,培养运用已有经验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养成用心体会音韵美的聆听习惯。学生的自主需要一定建立在了解、体会音乐作品美的基础之上,因此,学生热爱音乐、会听音乐、能懂音乐、会用音乐的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音乐自主需要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环节,以沉静下来、专注聆听为基点,总结提炼聆听的三重美境:一是耳听,即听音韵、听美感;二是心听,即听情思、听门道;三是悟听,即听文化、听历史。遵循聆听为先、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专注聆听作为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基点,深层的情感体验才会有基础。 2.要素感受———体会音律之美 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写道:“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包括可以获得感觉体验的那些条件。这些要素———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织体、曲式等音乐性全是客观的,它们可以被识别,被命名,可以被运用、创造、讨论、抽出、插入。”[1]因此,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一定建立在学生对构成音乐要素的认知实践之上。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科专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对音乐要素的体验、感知、表现,深入体会音乐的曲调美、旋律美、配器美、伴奏美等,教师要适时范唱、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用符合音乐情绪的优美声音去表现歌曲。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其对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对音乐的欣赏和创造,才会内化为个人素养。 3.情境体验———体会动情之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学科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廖乃雄在《论音乐教育》一书中写道:“在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和再创作(表演)中,情感、精神的流露往往是最自然的、直接的。”[2]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多媒体渲染、动作表演、声响表现结合等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建立自我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认同,引领他们深入体会音乐的情境美。在此基础上,融合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审美感知能力,使他们在循序渐进、多样化的综合实践体验中,形成个体音乐经验积累,提升综合运用音乐传情达意的能力。仍以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模拟情境表演,深入体会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提出创编要求并提前准备乐器素材。先让学生用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资源进行组合,表现黄河船夫的心情。乐器素材包括沙锤、小鼓、响板、响铃等,可用的声音资源包括响指、弹舌、拍腿、拍手、桌椅面等。再让学生用朗诵、声势动作、号子等进行创编,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进一步体会歌曲情境。 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来讲,国家给予大力支持,为音乐教育不断制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以长远目光来讲,现在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农村的小学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不能操之过急,而学生通过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好处却是不可比拟的,音乐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从各个方面培养的优秀能力,对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莹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58-160. [2]杨玮.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91. [3]钟荔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54-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