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乡土资源创设适合农村幼儿园环境 |
范文 | 唐燕燕 摘要: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不是硬性规定的、狭隘的,而是变化的、广泛的,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领域、各种自然现象,均可以成为幼儿课程的内容。所以,幼儿园课程与环境,就具有一体性。课程资源所及,就是环境创设素材之所及。农村幼儿园就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农村之长,避农村之短,以农村幼儿生活出发,从环境就是课程资源的角度探寻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素材,立足农村大地,创设适合农村孩子的园所环境。下文就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63 引言:环境就是课程,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农村幼儿园拥有丰厚的乡土资源,即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和农村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具有直观、鲜活、筒便的特点,农村幼儿园立足农村大地,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内涵。本文从几个方面就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创设适合农村孩子的幼儿园环境做了探讨。 一、立足于教师的教育观察 立足农村,创设适合农村孩子的幼儿园环境,就要不断地研究农村幼儿,而教育观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观察幼儿,首先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神情、体态,神情、体态是内心活动、实际发展水平的外在体现,神情体态的变化及不同,标志着心理活动、实际发展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这在单纯质朴的农村幼儿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次要观察幼儿对课程设置、环境创设的热衷程度和参与状态观察幼儿,还要观察幼儿对课程活动、环境创设中材料的使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情况。材料的使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反映了幼儿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变化与区别,也反映了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这些观察结果,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实际发展水平之所在。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便是教师调整课程延展方向和调整环境创设方向的生发点。 二、立足于农村幼儿的生活经验 种植、养殖活动,是农村幼儿家庭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园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有家庭耳濡目染的生活基础经验,开展动植物的探究活动也是得心应手。依据幼儿所处的地域植物分布特点,各种蔬菜如黄瓜、西红柿、丝瓜,各种庄稼如豆子、花生、玉米及各种花木如银杏、枫叶、桃杏、葫芦、鸡冠花等都适合幼儿种植。种下一棵植物,幼儿多了一个观察、探究、期盼的希望。在具体的种植实践中幼儿才能切实理解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才能感受乔木灌木与草本的区别,才能理解植物根茎叶花的千姿百态。以桑树的种植为例,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周围的桑树,把桑树的生长习性、桑叶的生长、蚕儿的喂养,桑葚饮料及药品,蚕的生,丝绸的来源等等身边的活动连接起来,引导幼儿参到身边这些常见的鲜活的乡土资源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幼儿重新审视发生在身边的其他的种植、养殖活动。 幼儿在养殖活动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动物生长变化,感受到自己的照顾喂养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増加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性经验。兔、猫、小狗、金鱼、乌龟等等这些模样可爱又不会给幼儿带来安全隐患的动物,以及鸡鸭鹅、鸽子蝌蚪、蜗牛、螃蟹等都适合幼儿饲养。种植、养殖活动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能充分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外,也能培养幼儿的耐心、责任心,通过这些活动,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体验中发现乐趣,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快乐。 三、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 積极健康的精神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性、情绪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与认可,很大程度来自教师对他的评价和认可。教师对幼儿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在幼儿幼小的心里,都是有重大影响的。不能以为幼儿小,不懂事,其实教师的一言一行、神态动作、以及背后的心理活动,他都能感受到。创设接纳、关爱、温馨的精神环境,教师首先要主动创建平等和谐、主动接纳、主动关爱的师幼关系,这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首先要接纳孩子。教师要主动与幼儿进行和谐互动,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班级、幼儿园是接纳他的,是关爱他的,是欢迎他的,从而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同伴交往机会,让幼儿在轻松友爱的交往环境中自然地获得发展。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教师不能对表现优秀的孩子和后进的孩子差异化看待,尤其是各方面表现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合理的期望,用发展的眼光合理地期待他们。三要建立互助平等的家园共育关系。家庭和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必须同频、同向同步,才能使家园共育的合力最大化。教师要主动为互助平等和谐的家园关系努力,通过各种交流方式,深入了解幼儿,与幼儿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及时地反馈,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家长形成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言行。 结论:综上,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农村一方文化的根基,更是农村幼儿家国情怀的起点。农村幼儿园身处其间,乡土资源信手括来。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取之不尽的资源,农村幼儿园就应该立足农村大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利用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祎祎.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的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7. [2]刘志慧,王丹凤.数字化时代农村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机遇、问题与理路[J].中华少年,2020(15):1+3. [3]卢笑咪,斯丽霞.融自热之美,邂逅美术之趣[J].科幻画报,2020(05):26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