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范文

    郑娟娟

    摘要: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学生走进语文知识大门的桥梁,加强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使学生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接受知识的熏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96

    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同时也要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摘入了许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传达着真、善、美,而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真、善、美,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获得好的发展,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情感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加强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情感教育的缺失。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在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以积极情感为导线,引导学生参与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情感交流和求知欲的教学,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1、丰富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摘入了许多优秀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很好地挖掘文章中的情感素材,从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字、画面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文字美、画面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学生,能潜意识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学生辨识文章的能力,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

    情感教育作用的策略开展情感教育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有针对性、有策略地开展情感教育,将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深入剖析课文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来讲,文章中的语言表达简单、通俗易懂,且蕴含着动人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阅读文章时很难把握文章中的情感,不能透过表层进行深刻的理解,这也使得情感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备课,指导学生深入课文学习,剖析文章中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从而带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中,课文中描述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大冬天里出来卖火柴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小女孩为什么要冬天里光着脚出来卖火柴?”“小女孩最后的命运怎样?”以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学习,可以让学生读懂小女孩的可怜,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严厉,这种“严师”形象容易让学生害怕,从而不敢主动参与课堂,进而影响到情感教育的实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轻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发挥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有的作用,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4]。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发声,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活跃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投入真挚的情感,以情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从而让学生爱上课堂,愿意上语文课。另外,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善于用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绽放异彩。

    3、巧用多媒体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单纯地进行课文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让学生能够产生画面感,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都受到体验。多媒体是在信息技术基礎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媒介形态,它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功能,能够带给学生视觉、听觉、感官上的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欲望,从而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中,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的故事,在讲解这一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狼牙山五壮士抗日的影片,结合影片来讲解课文,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怀。影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以影片为载体,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伟大,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结语

    综上,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巨大作用,开展情感教育,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轻松、高效。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情感熏陶,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好的品质和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淑玲.将情感教育带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J].家长,2020(28):97-98.

    [2]魏舜林.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J].科幻画报,2020(09):258.

    [3]杨永波,罗娅娜.学语文、充满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微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