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
范文

    田东荀

    摘要: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在教学管理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使学生在学校中能够成长为具有良好品质的少年。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德育素养的培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德育工作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班主任重视,班主任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操作,在理论教学和具体实践中,引领学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感悟和道德经历,以此来增强学生内心的道德体验,让学生受到优良思想的感染,从而才能不断规范今后的各种行为。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052

    班主任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克服自身德育教育主动意识不强、思想政治理论不扎实等缺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更好地接受品德教育,从而提升自身管理工作的德育效能。特别是在学生的小学时期,这段时期正是学生素养的发展和养成阶段,班主任应该主动去承担起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责任。而在实际的德育素养教育工作当中,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班主任要结合自身的素质、教学活动、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周围的环境来进行考虑。

    一、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效能的原因

    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效能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在主观原因上,首先,班主任缺乏德育工作效能意识,一些班主任开展常规工作时遵循学校规定的班主任工作职责要求,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但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体现,通常需要班主任通过生活化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导,而这却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所欠缺的,一些班主任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动意识,也不会创设情境,而是教条式地重复着班主任手则上规定的任务以进行班级教学和管理,缺乏一定的激情。其次,每位班主任都是行为主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也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但实际上,一些教师缺乏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无法在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上做到言传身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负面影响。

    在客观原因上,首先,主要体现在班主任考评和选聘机制不完善,有些学校评定职称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多少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所以很多不适合做班主任的人为了评职称而选择做班主任,从而影响了工作中的德育效能。有些学校对班主任的选择机制采取硬性指标,缺乏评选机制。其次,班主任培训的机制不完善,很多学校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但缺乏对班主任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导致很多班主任经验不足。同时由于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師并没有明显差别,很多学校班主任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不会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中。最后是班主任除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外,还承担着班级的一些课程教学任务或者大队辅导员、支部书记等行政职务,由于工作繁杂,不能很好地投入班主任工作中,所以工作中德育的效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以上主客观原因都制约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能。

    二、提升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效能的对策

    1.以师德带动学生

    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上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还要从自身的师德出发,以自身师德带动学生的素质。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先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示范。这样才能以班主任的师德带动学生,让学生在看到班主任自身的美好道德品质时,能够积极地去向班主任学习,促使学生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班主任必须认清这个问题,然后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化学生、带动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发展自己的德育素养。

    2.以实践教育学生

    班主任除能够以自身的师德来带动学生的德育素质之外,还可以以实践方式教育学生。即班主任为学生设计与德育有关的实践教育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育活动中,这样学生便能从活动中自己体会和感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所能带给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在此活动中逐渐意识到优秀品质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德育素质在此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培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据班内学生的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去开展一些操作性强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发展自身的德育素质。

    3.以环境影响学生

    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还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因此,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时候,还要注意以环境来影响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和校园中的环境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行影响。即班主任将涉及德育相关的故事、名人名言、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等展示在教室和校园环境中,这样学生在进入学校和教室中的时候,便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了解到德育的相关信息。在班级中形成优良的德育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由此便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启发,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质。

    4.以家长辅助学生

    光有班主任的教育还是不够的,班主任还应该发动家长。小学班主任进行

    德育教育时,还要联合学生家长进行辅助,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均能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全方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应当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可以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监督,当发现学生有不良情况时及时提醒,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自己在道德品质上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道德基础以及认知水平,适当地开展一些丰富的、生动欢快的德育实践活动,逐步调动学生以往的道德经验,使学生对各种优良思想展开自主的建构,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道德感悟。

    参考文献

    [1]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99.

    [2]孙晋合.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