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析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游戏化策略 |
范文 | 来永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认知正处于形成阶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文章基于此点,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让科学教育能够遵循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97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幼儿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将其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展现幼儿的天性,发展他们的个性,以此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科学教育游戏化就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对科学教育游戏化理念有充分地了解,使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为幼儿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一般在3-6周岁,年齡较小,活泼好动,喜欢玩耍,而且自制能力较差,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每天吵吵闹闹的,教师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维护课堂秩序,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老师们要因材施教,根据新课改的内容,变更过去的教学思想、使教学方式得到创新,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兴趣越来越浓厚,激活他们学习动机,课堂也不会乱哄哄,幼儿兴趣越来越高,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尝试创设有益于增强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科学活动环境,诱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合理规划与布置幼儿园的空间,为幼儿提供接触科学、积极探索的机会和物质条件,即为幼儿创设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幼儿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将相应的知识点与游戏进行有效结合,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在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可征求幼儿意见,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方式,以提高幼儿课堂参与度。 (三)合理安排游戏活动,保证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效率 教师在展开教学教育的时候,应该合理安排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并掌握科学知识。在设计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重点突出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征,要确保幼儿在参与活动的时候,真正感受科学知识,能够对科学产生探究兴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就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安全性足够高的科学小实验,让幼儿能够在实验中探索并发现知识,让他们能够深切地感悟到科学的奥秘与魅力。例如,在教学绿色科学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幼儿能够明白废物利用的深层内涵,教师就可以开展“环保服装秀”的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应该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寻找家中一些废弃的物品,将这些物品带到教室里,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互相协作,将它们制作成衣服或者首饰;其次,教师就要根据这个主题,搭建走秀台,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一一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最后,教师就可以针对每一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奖。并且还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发表自己的感受,对“废物利用”、“绿色科学”、“环保”等理念做出自己的理解,促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了良好的合作与互动,能够让他们在互相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和创新理解,以此,也保证了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效率。 (三)有效进行科学教育游戏化评价 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游戏化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心理,了解幼儿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探究能力等实际状况进行游戏化活动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盲目开展游戏活动。在实际的科学教学游戏化活动过程中,老师们也要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变化等,充分了解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想法,引导幼儿踊跃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拓展幼儿的思维,同时,老师们也要变更过去的教学思想使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保证幼儿身心不受到任何的伤害,让幼儿健康成长。在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进行的思想教育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游戏可以选择室外的游戏,在户外让幼儿密切接触大自然,在室内的游戏中老师们可以选择实验方式的游戏,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也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想法,对幼儿的表现有充分了解。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只要对幼儿有充分了解,才能使科学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性得到发挥。 (四)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交流 要想发挥科学教育游戏化的重要作用,最重要的要加强教师与幼儿交流,从幼儿自身出发,教师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幼儿积极融入到幼儿园环境中,使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大大提升。以老师的角度来看,与幼儿有效沟通可以及时获得反馈,对幼儿的了解更加全面。这种老师与幼儿沟通可以使科学教育游戏化的结构得到优化,让老师们对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有充分了解,然后合理选择科学教育方向激活幼儿学习的动机,进而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充分结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要以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方式为基础,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为幼儿创建有趣课堂教学氛围,加强与幼儿的沟通,让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积极投入到科学教育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等,使科学教育游戏化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玲芳.游戏,开启科学教育大门的密钥[J].山西教育,2019(12). [2]张舒蓉.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教学方式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69):1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