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策略 |
范文 | 吴扬 武贞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措施。方法:通过加强传染源筛查,进行防护知识培训等措施,建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策略。结果:科室无漏诊、误诊现象发生,实现了医护患零感染,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结论:通过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及传播,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266-01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2月11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1]。我国已将其定为法定传染病[2]。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但也出现少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或死亡病例[3]。医院患者来源分散,具有高流动性,一旦感染新冠肺炎,极易成为超级传播者,引发严重后果。我科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系统的防控措施,实现了医护患零感染,现报道如下: 1 工作人员的防控管理 1.1加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是抗击疫情的前提和保障。科室认真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件,进行疫情专项培训。医务人员以自学方式及时学习国家及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文件资料,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知识,并通过手机平台进行考核。 1.2 加强科室卫生员的监督与培训 与物业沟通,加强培训,对卫生员讲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和帽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标准防护知识等,严格监督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 1.3 疫情相关信息排查 病房实施严格的24小时门禁管理,限制无关工作人员的出入。所有当日工作人员进行体温管理和信息登记。上岗前测量体温,准确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交通工具等信息。 1.4 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严格落实标准预防。遵循分级防护原则,穿戴标准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医用口罩。严格按照WHO的“手卫生5个时刻”执行手卫生,确保工作人员手卫生的有效执行。 2 住院患者及陪人的防控管理 2.1 入院筛查 科室安排专门人员在病房指定出入口对当日所有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其他出入口封闭。护理人员运用非接触式快速红外测温仪进行体温筛查,并对患者进行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筛查。 2.2 诊疗排查 合理安排床位,优先单间收治。患者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尽最大可能减少陪护人员。防控期间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不安排探视、探望,提倡电话慰问。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和相关法律责任告知,每天进行体温检测、登记记录。病区内末端设置隔离房间。对入院后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及时转移至隔离病房,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对入院后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的陪护人员,告知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及时与发热门诊沟通相关信息。 2.3 培训与宣教 做好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及陪护做好个人防护。向就诊患者及陪护宣讲演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確使用方法等。具体宣教内容如下:(1)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人员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到人员拥挤、通风不良的场所;(2)强调正确佩戴口罩的重要性;(3)注意手卫生,外出归来务必洗手,指导学会七步洗手法;(4)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等;(5)尽量减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6)定时开窗通风,建议每天3次,每次至少30分钟;(7)适量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走等;(8)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良好心态;(9)加强营养,以高蛋白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适量多饮水;(10)切忌食用野生动物、渠道不明的补品以及未经正规医院处方开具的民间偏方。 2.4 心理疏导 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患者及家属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聆听患者心声,主动地讲解新冠肺炎相关防治知识,指导患者科学预防;鼓励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疫情。对疫情过分紧张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3 结果 3.1 有效地切断了院内感染 科室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漏诊、误诊现象。科室工作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未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咳嗽、气促、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有效地切断了院内感染的传染源。 3.2 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 科室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患者及家属情绪稳定,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 4 讨论 4.1 加强传染源筛查,阻断感染途径 在科室特定出入口设定专人专岗,运用非接触式快速红外测温仪进行快速体温筛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及时准确筛选出发热患者,避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发热疑似患者漏诊、误诊、住院期间的体温筛查,进一步保证了医护患安全。 4.2 加强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通过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知识,减少了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心理恐慌,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使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能主动配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科学应对,有效预防,才能更好地控制疫情[4]。 5 小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及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防控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疫情,我们积极应对,根据肺炎特点,加强传染源筛查,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截至目前,科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摸索,形成更为完善的疫情防控策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irector . General's remarks at the media briefing on 2019-nCoV on 11 February 2020[EB/OL]. (2020-02-11) [2020-02-12]. https://www.who. int/dg/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2019-ncov-on-11-february-2020 [2] Huang C L,Wang Y M,Li X W,etal.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China[J].Lancet,2020,1(24). DOI:10.1016/ s0140-6736(20)30183-5.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救治医疗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第三版)[J/OL].医药报:1-9[2020-02-11].http:/ / kns.cnki.net/kcms/ detail/42. 1293.r.20200130.1803.002.html. [4]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453-4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