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夯实基础与重复讲解 |
范文 | 丛娜 【摘要】一种“教师重复讲解而学生听不懂”的现象始终困扰着教师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原因之一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实践证明:夯实基础比重复讲解至关重要。 【关键词】夯实基础 提高效率 避免重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55-02 重复讲解分两种:一是简单的重复,二是系统的整体的重复。这里谈谈简单的重复。 在数学教研中,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懂了,过了几天就全忘了。老师讲了好几遍,结果还有的学生一脸的茫然,问其原因:“老师,我没听懂。”或干脆“老师,我忘了!”讲解得够细致够透彻,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基本上找出了存在这样问题的症结: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听懂,就好像工程师要盖一幢高楼,地基打得不结实一样,老师即使用尽洪荒之力,部分学生也是似懂非懂,到最后问题越积越多,造成此上尴尬局面。所以,夯实基础大于重复讲解。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需要耐心持久。它是由多个环节组成。自行车的链条坏了,我们只能推着它,同样,学习的其中一个环节没做好,势必影响下一个环节,一节课不太懂,下节不明白的地方就多了,学习就跟不上节奏,最终导致:“老师,我没听懂。”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避免重复性的讲解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数学知识和语文的一样,也需要预习。 预习的种类包括:⑴阅读预习。即阅读情境图,问题串,练习题等。阅读时必须一行一行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情境图表达的意思,标记出所给的数学信息,没读懂的重点标记,以便集中突破。读问题串时,不能以读为目的,应思考问题串之间存在的联系,每一个问题应该用图中哪些数学信息来解决。⑵读后试做。即分析题中所给的数学信息,分析已知条件及与所求问题的关系,解答问题串中的简单问题。⑶不懂就问。预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培养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要不懂就问,让学生知道不懂就问是学习中应有的美德。《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弟子规》有云:“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确义。” 其次,课堂教学时,应采取多种方法传授知识,使知识由抽象变为形象、具体。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对周围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抽象记忆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教师要力求一个知识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挖掘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形式新,方法多,学生记得牢,掌握得扎实。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为例,课前要求学生带1、2、3、4、5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学时让学生猜一猜这5根小棒,哪三根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然后教师把猜的结果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独立摆一摆验证猜的是否正确,并详细做好记录。最后小组内交流。从而筛选出3、4、5厘米和2、3、4厘米长的三根小棒能分别拼成一个三角形,而1、2、3厘米,3、2、5厘米的就不能拼成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拼成三角形,有的就不能?学生乘胜追击,在小组内展开“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课外知识拓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一组练习:两根3厘米,一根5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三角形吗?3根同样长的小棒呢?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整堂课,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老师,而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是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有,重视平时的练习。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复习所学课程及继续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另一种形式。因此,练习题设计如何,直接关系到学过知识的消化与将要学习知识的链接。 一个单元结束了,练习的内容综合性应逐渐增多,练习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有基础知识,又有适量的变式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 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设计练习题时,要以趣味性为主,以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浓厚兴趣的支配下,学生主动、轻松、快乐、自主地学习。 练习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开火车,抢答,游戏,比赛等。 练习可以进行分类练习和对比练习。 一节课知识结束时应采取分类练习为主,学生刚刚学习某种基础知识,有的知识点还处于生疏状态,教师应把握好尺寸,由浅入深,题型尽量与课堂同步,形象思维唱主角,难易度逐渐加深。 例如:0.35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 0.35里面有( )个0.01。 对比练习:它是分类练习的加深与提高,前提必须是分类练习时掌握的恰到好处了,才可以做对比练习。 例如:四年级下学期认识方程一单元结束后,可进行如下一组对比练习。 1.妈妈比笑笑大30岁,妈妈的年龄是笑笑的3倍,妈妈和笑笑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2.奇思得了31分,奇思比笑笑的2倍少5分,奇思比淘气多3分,笑笑和淘气各多少分? 3.买一支钢笔比买6支铅笔贵0.6元,每支铅笔0.85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4、买3支铅笔比买一支圆珠笔多花0.5元,每支圆珠笔3.4元,每支铅笔多少元? 第四,应该提高错题本的利用率。错题本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财富。包括预习,上课,复习等每个环节,它都在悄悄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学生要把没听明白的知识点及时写在错题本上,重点地方做个标记,课下及时请教老师,問同学,学会了及时反馈到错题本上,作出正确答案。给自己一个笑脸,鼓励自己。教师教育学生必须认真对待错题本中的错题,告诉学生错误不可怕,关键是一错再错,不懂装懂,一定要把这些错题研究透彻。错题本不是把自己的不足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而是查缺补漏。有的题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知识增多而淡化,翻开错题本,会像看电视一样,老师讲课时的情形,自己做题时的情形都会情景再现,这道题自然就会了。最后培养学生常翻错题本的习惯,一有空闲或总复习时认真浏览,错误的几率就会大大地降低了。 第五,阶段或单元测试是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最佳时机。每学期学校都会下发多套检测试题,每次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认真及时的总结,哪名学生哪个知识点错了,都有哪些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预测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教师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认真反思,重新设计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解卷子时,针对问题,突出重点难点,然后再适当拓展。 学生会预习了,上课能主动地快乐地听讲,练习跟上节奏,及时复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着自己的各项能力,久而久之教师上课也不必简单地重复讲解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提高了。一句话,夯实基础比重复讲解更重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