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旷富强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现在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数学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式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76-01 数学是一门非常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缜密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教育重视程度,以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建立起自主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教学中必须要涉及到的内容。 一、小学数学教学概述 1.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升级,很多学校招聘了很多专业知识水平非常高的教师,这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好的助力。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非常深厚,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再就是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受到一定开发,这就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家眼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能够考上高等学校,而并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同生活的重要联系,是以后自己成长过程中必须要获得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转变大家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尤其是在对一些同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数理关系理解方面有更深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还能不断培养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1.从兴趣着手,培养良好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期间,教师需要做到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来达到学习习惯养成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展开一些学习活动竞赛等等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计算养成方面,通过计算兴趣的养成,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现在的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喜欢做自己喜欢的题目、简单的题目,稍微复杂的、比较难的题目,自己就有抗拒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鼓励学生战胜困难,这样才能对抗以后面对的各种问题,获得坚强的意志品质。 2.抓好细节,从严要求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良好的开端,学习也是一样,良好的开端就算是离成功又近了一步,而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这样。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着手,严格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认真、刻苦、严格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仅仅是大纲要求的内容,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之一。 要想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要从养成验算的习惯入手,只有保证计算正确率,才能一步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和验算,看是否出现错误,然后经过反复查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以确保答案准确性。再就是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确保计算正确性的一个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要在平时板书上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示范,对于一些书写不符合规格、不工整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约束,因为书写认真才能提高正确率。同时,教师还要规范学生在数字书写时的间隔、字迹端正程度以及整体整齐美观效果等等。 3.编制数学运算口诀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在评价学生计算能力时,计算速度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所以,在保证学生准确率的同时,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了。除了正常的计算之外,还有很多数学口诀能够派上用上,只有掌握了这些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在计算速度上有所提升。例如,在两位数相乘的计算上,十几乘十几就有一个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只要学生根据这个口诀就能准确快速的获得答案。当然,在教学生时,我并没有直接把这个口诀交给学生,而是通过题目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例如:12×14=168,11×17=187等等,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总结出口诀内容。在学生总结出口诀内容之后,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出的口诀进行联系,然后检验口诀的正确性,同时也记录一下运用口诀的同学计算速度、计算准确性同运用正常方式进行计算的速度、准确性相差多少,而实验表明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同学在计算准确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计算速度要比其他学生快几分钟之多。 4.巧妙布置作业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延伸和巩固 数学是一门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只有把知识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快速的提升,而遇到計算能力的培养上也就变得更加主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数学知识方面的延伸,让他们了解数学同生活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例如,在学习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时,我就给学生布置了小组作业,那就是:小组活动在路上找到5名使用不同交通工具出行的人,然后记录他们出行时间、方向、工具等,看能写出什么样的报告。最后,在小组呈交上来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了,并且还有影响速度的几点原因也列举了出来,这都是非常超出我的想象的。通过这样的家庭作业的布置,学生不仅对数学同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他们知道计算能力已经不仅仅是数学符号,同样也是生活的智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虽然在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上还有一些问题和缺点,但是,只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树立教学重点,然后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然后把数学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2012,(03). [2]黄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3,(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