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范文

    乌依勒斯 朱俊杰

    【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分析。为此,本文将针对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 大学生就业能力 分析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44-01

    高校学生社团是将学生兴趣、爱好作为建设基础,严格遵循自愿、自发原则,由高校相关部门统一批准、审核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形式,该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联系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中重要形式。专业型社团则是将高校特殊专业作为建设基础,该社团在建设过程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发展性、优质性与独特性,是现代化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生力量,具有教学的专业特色。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存在诸多的问题,受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经验影响相对较大。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问题在现代化高校大学生就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属于自我表现的一种行为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就业机会的争取度以及大学生在岗位中的竞争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抗挫能力、意志力、职业素养、社会经验、沟通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少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十分的优异,但是在求知过程中频频遇到困难,这就是现代化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即,学生拥有高水准的专业知识,但是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并不佳,缺乏展现自我、推销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大学生实践经验

    不少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均会对应聘者提出“工作经验”这一硬性条件,然而该条件恰恰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所缺少的一项内容,导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面试过程频频碰壁。工作经验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与总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转变社会角色,顺应社会发展方向。因不少高校的教学工作与实际的社会出现一定的脱节,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严重欠缺社会实践经验,制约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针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不断对其进行积极探索与分析,以社团建设作为突破口,使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增加个人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巩固大学生专业知识

    高校专业型社团是将高校某一个教学专业作为建设基础,是专业教学活动的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课后学习与实践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专业型社团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一系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根据课堂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结合社团活动的主要形式,灵活的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在社会活动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展现专业知识的学习价值。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高校以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建设基础,创建“画社”等社团形式,定期开展到社会中开展“义务画像”活动,使高校大学生能够积极与社会成员相接处,灵活运用自己的绘画技能,展现自己的绘画水平。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型社团所开展的一系列社團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巩固学生专业知识,还能够增加大学生与社会群众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无止境”,高校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对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扩充与延伸。高效专业型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活动、社会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延展性与创新性,正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不断学习优秀的专业知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教育意识与自我服务意识,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专业知识的探索、研究、分析活动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从专业型社团活动中感受到成功与收获。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通过建设专业型社团,以教学专业为发展基础,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定期开展各项社团文化活动,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与思想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各项社团活动中加强与社会成员的接触,增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大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后期发展奠定人脉基础。另外,专业型社团文化活动是一个最佳化的时间机会供应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索意识,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四)提高学生实践经验

    高校专业型社团在开展各项活动时,不仅仅局限到校园活动中,还延展到各项社会生活中。通过与社会企业、集团进行联合,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企业、集团的各项活动中,充分了解企业、集团的工作氛围,明确工作目标以及工作中所要注意的各项内容,不断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端正个人定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所欠缺的工作能力与技能进行不断学习与提升,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满足社会企业、集团所需的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专业性人才,提高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与发展力,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在毕业之后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价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下,为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使大学生拥有更高的就业优势,在高校领导的不断研究下,特将专业课程作为社团建设基础,建立专业型社团,使其成为专业课程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拥有更多学习机会与实践机遇,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扩大专业性社团在高校教学活动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王凤梅.专业型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以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141-142.

    [3]文习成,韩键,孙笑逸.高校专业型社团建设途径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223-2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