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外语+”人才融入辽宁“一带一路”研究 |
范文 |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对地方高校“外语+”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国际化标准。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外语+”人才培养需以“地方行业+国家战略、创新+平台、机构+载体”深度融合,用转型地方高校供给侧改革推动辽宁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供给,增强国际影响力,以适应“一带一路”和辽宁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外语+”人才 国际影响力 辽宁“一带一路”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L17BYY001)辽宁省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人才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64-01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要素的创新、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去除供给约束、释放潜力、增强活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质是地方高校供给侧改革。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如何推进辽宁“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国际影响力,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供给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的关键所在。 一、辽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人才问题 2017年10月28日,第32届年全外语院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端论坛围绕“贯彻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不断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地方高校辽宁科技学院为例,开设英、俄、日三个语种,专业课程涵盖制造、建筑、工程、贸易、教育、服务等领域,但是,“外语+”人才供给与辽宁产业需求的结构性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语+”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课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合作平台等教学资源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就业需求,导致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外语+”人才供给产能过剩。地方高校盲目追求招生,造成毕业生在就业中供给大于需求。三是“外语+”人才供给产能不足。专业设置与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不匹配,造成“结构性缺失”。 二、供给侧改革下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国际担当 1.地方高校外语教育顶层设计供给——“地方行业+国家战略” 201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下發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辽宁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顶层设计,为辽宁地方高校外语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自身服务面向行业、企业人才供给与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优势和供给责任。辽宁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应用型办学进行全方位改革,包括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学校确立“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办学定位;以“转型融合特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全面提升快速发展”为教育理念;建立校企联盟、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美双百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应用型学院;相继出台《服务本溪及东北振兴行动计划》、《辽宁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等文件,积极推进高水平应用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推动学生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浪潮,这些为破解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就业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需求侧的新视角。 2.增强“外语+”人才国际供给能力供给—“创新+平台” (1)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国际化供给。构建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作为重点;以服务辽宁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方位、个性化、本土化、接地气的实践创新课程。包括:“外语+产业对接”、“外语+外贸合作”、“外语+全域旅游”、“外语+优势产业”、“外语+外向型经济”、“外语+文化”等模块。加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国际化,突出课程实践体系国际化,以期加快辽宁省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往来,加强沿海港口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 (2)创新“外语+”国际人才供给。第一,创新方式,扩展途径,增强技能创新外语+”人才供给。教学理念创新。从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改革、项目国际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构建等层面上加强技能创新供给。教学手段创新。依托全新数字资源平台,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来了解辽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知识,为辽宁企业“走出去”储备所需人才提供语言服务。实践方法创新。通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大创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创业典范、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增强学生融入“一带一路”实用技能。 第二,优化结构,协同育人,增强研究创新的“外语+”人才供给。为促进实践国际化,采用“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开设旅游、钢铁、生物医药等优势专业外语,并与本钢、旅行社等单位联盟,加强学生产业技术革新培训。为促进机器人、机械等重要专业,通过与沈阳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等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了外语与行业企业供对接。与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地方高校深度融合;与国外院校合作,提升人才供给质量,促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三,强化服务,重视就业,增强创新创业的“外语+”人才供给。丰富“外语+”实践内涵,包括辩论、案例教学,项目训练、企业策划、社会实践等在行业中提高能力。同时营造“双创”生态文化。与对外开放委员会、五大产业等部门签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互通有无、互为补充的“人才十平台”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格局。另外,以“项目+团队”形式尽可能地实现专业与职场对接,融入辽宁“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 3.加强“外语+”人才国际评价供给—“机构+载体” “外语+”人才内得到国际、区域行业认可,因此,用“人才+国际行业标准”衡量学生能力,从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实践教学评价-实践实习反馈评价-社会四个层面考核学生“外语+”创新实践,以期不断服务国际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盛奇.“一带一路”战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创新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6,17(2). [2]梁家峰.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7,(10). 作者简介: 张超(1971-),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地方高校应用型外语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