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创新德育管理模式
范文

    【摘 要】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想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为了提高学生文明素养,让学生得到更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 文明礼仪;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一、《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文明礼仪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熏陶、影响乃至改变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素养。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新的德育模式,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更加和谐,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使社会和家庭更加文明、和谐。

    二、《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

    (一)课程研究的方法

    德育校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还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二)课程研究的步骤

    根据课程特点及校情、学情的需要,我校课程组成员对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合理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启动阶段:成立德育校本课程小组,建立德育校本课程档案,设计并完成对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撰写现状调查报告。对德育校本课程进行充分论证,制订实施方案,搜集与德育校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德育校本课程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德育校本课程组成员阅读,聘请专家指导德育校本课程研究。

    2.实施、完善阶段: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以及各级、各类的礼仪之星和日常礼仪表现的评价活动等,深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习惯养成,每学期有计划地举行礼仪活动报告会。不断完善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制定《龙眼小学文明礼仪规范》,宣讲文明礼仪知识,进行礼仪课堂研讨。创编“苗圃青青”家长报,开设礼仪专版,举行了德育德育校本课程阶段成果汇报会。

    (三)课程开发的推进

    为更好地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推动学校的科研水平,德育校本课程组实施合作研究,让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成为教师智慧施展的空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1.重心下移。学校积极推动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把研究的重心从学校层面下移到年级组,在德育校本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下,确立以分年段“自主研究”为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活动的方式,成立以德育德育校本课程组为核心,以各年级小德育校本课程组为阵地的高、中、低三個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每组设一研究小组长,自主踏实展开德育校本课程研究。

    2.自主研究。各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校礼仪研究大主题,确立研究的小主题内容,从学生的礼仪存在问题出发,从课堂出发,从活动出发,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礼仪的习惯的有效措施,实实在在地改善学生的礼仪习惯。德育校本课程工作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激发教师参与德育校本课程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在每周的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时间里各抒己见,合作完成的学术探讨氛围。

    (四)加强课程开发的培训

    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把科学研究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采取“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合作探究”的策略,按照“因需而设”、“因人而设”的原则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保障学生的礼仪习惯培养顺利实施。

    (五)共建教育合力,深化礼仪培养的成果

    1.培训家长。我校积极创新家长培训的形式,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打破过去传统的做法,把一言堂变成案例分析讨论,会前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透过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家长产生了强烈的思维碰撞,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见解,以点带面解决更多家庭教育的问题,让家长收获了正确的育儿方法。

    2.提供场所。要让家长放弃溺爱孩子的思想,提供礼仪实践的场所,例如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上,可以布置“家庭礼仪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通过设计制定情况反馈表,评价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仪的表现情况,以此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扎根学生心里,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好习惯。

    (六)课程开发的管理

    1.加强督导。为保证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进度与质量,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学校以“专家听诊-德育校本课程组把脉-自我开方”策略加强过程管理。德育校本课程组定期对各小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检查、诊断,了解各年级德育校本课程开展的进度、实效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推进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展,促进教师更多的思考,养成勤探究、勤记录、勤总结、勤反思、勤实践的良好习惯,形成研究心得。

    2.评价激励。为了提高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学校把科研活动作为绩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德育校本课程研究保驾护航,保证人员、经费、时间三落实。每学期评选出优秀教研员、优秀德育校本课程组,优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优先评优的机会,使教师既感受到科研的乐趣,又能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功感。

    三、《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效

    (一)学生的文明素养明显提高。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让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礼仪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在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的培养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学生的礼仪意识更强了,礼仪行为更加规范。在每学期的班级汇报活动中,我们都能欣喜地听到家长对孩子进步的肯定。他们乐于谈及孩子的改变,对学校的礼仪培养高度认同。在家长的反馈表中,我们看到了礼仪教育给家庭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和谐之音。孩子们在家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尊敬长辈,把好吃的留与父母分享,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次外出综合实践活动,都让我们的老师感到安慰和光彩。学生外出的队伍整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学们文明的言行受到了景点工作人员的称赞。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德育校本课程研究是全员参与的,许多教师在人从未参与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的背景下参与了研究,通过参与这次的研究活动,加深了老师对德育这一领域的认识,通过亲自全程参与实验,老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探索课程、管理、校园文化为一体的学校发展之路。

    从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校本课程的过程里,逐步构建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为双体,学校、家庭、社会为三联,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同伴为四维的德育模式,优化学校的德育管理,逐步沉淀了“以文启蒙,明德惟磬”的校园文化。

    在这过程里,我们深切体会课程是落实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的载体,师生在课程落实的过程里转换成师生的良好行为、信念、作风等,还会形成管理的制度、规范、机制,是形成学校的管理模式、特色文化的必经之路,有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所以学校文化要渗透到学校管理过程之中通过课程落实,三者必须有机融合,学校文化离开课程成为无源之水,离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便会无本之木,管理离开文化的导向便会沦落为强权的工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