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处理化学教学中的“意外”
范文

    钟永洪

    【摘要】“教学意外”,跟“教学事故”是有本质区别的,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每一次“意外”的产生,既是对教学应变能力的考验,也是一个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契机。将“意外”引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引导到要解决问题的中心上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验 教学意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94-02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尤其在实验教学中,对于有关实验现象完全遵循教材讲述,即使没有出现相关现象,有些教师也只是凭空臆断,然后由臆断推出相关结论。如果出现了与预期相反的实验现象,有些教师则更是简单的称之为“实验意外”,“意外,真是太意外了”,然后草草了事,完全没有尊重客观事实。事实上实验现象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若对意外进行分析和再思考,完全可以转化为“实验探究”,合理引导学生发生“意外”所产生的原因,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比如笔者在内容是苏教版化学①第二专题第二单元:金属与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学生却发现了“意外”的现象:

    1.钠与水反应时,钠的周围产生了白雾。

    2.钠球儿本应四处游动,但有时会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

    3.钠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了!

    对于这些措手不及的问题是切合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是避其锐锋,留有悬念呢?

    学生能发现问题,这说明学生在有效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知识形成和升华的过程,而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使大多数同学对老师有偏见,也会让学生有种不满足感,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并没有着急往下讲述,而是给了学生三分钟思考时间,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被同学甲解决了: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钠周围少量的水变成了蒸气。

    第二个问题因为涉及到物理的力学知识。小组通过“理化大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钠球四处游动的原因(从钠球受力的情况来分析)。

    第二小组:产生了氢气推动钠球四处游动。

    第四小组:钠球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致使它四处游动。

    为什么有时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呢?

    第三小组:气体对钠球的推动力和器壁的作用力平衡,导致钠球静止不动。

    如果教师对这一现象置之不理,那无疑失去了一次学科间的互动的机会,这一作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促动作用。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天啦,水居然与火互容了!!

    “是水让钠烧起来的吗?”

    “当然不是,你都看见了,是钠燃烧了,钠在水中能燃烧,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往问题的中心思考。

    “说明钠的着火点低。”

    “很好,那么,谁点的火呢?”

    “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很好,那钠着火了能否用火来扑灭呢?”

    “不行,应该用沙子来扑灭。”

    教师继续借题发挥:“同学们,你们看过滴水点灯的魔术吗?现在,教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下。”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酒精灯(灯芯藏一小颗钠)放在讲台,用滴管滴了些水在酒精灯上。开始期待“见證奇迹的时刻。”

    然而,奇迹并未发生,酒精灯居然纹丝不动。

    教师启发:“同学们,其实你们应该猜到了,酒精灯芯中藏有一小颗钠,滴水点灯本来是通过滴水与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灯点燃的,但为什么教师这样点不着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这一“揭密大战”,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热烈讨论,得出滴水点灯失败的原因:

    1.钠在酒精灯芯中时间过长,已经大部分被氧化,或者,与灯芯中的酒精发生了反应。

    2.滴水量过多,导致“水”把要生成的“火”扑灭了。可改用玻璃棒沾少量水来点灯。

    教师重新进行操作。灯点着了。

    所谓的“教学意外”,跟“教学事故”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实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每一次“意外”的产生,既是对教学应变能力的考验,也是一个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并且要有强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认真地分析该问题与本节课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激活学生想象力,挖掘潜能力。教师如何面对如此多的“意外”,惟恐自己的思路被打断、打乱,只是简单敷衍过去,或者说“这个问题教师们以后再探讨。”这种随意否定和敷衍,无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对学生潜能的巨大浪费,从而也最终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演变成真正的“意外事故”。

    面对“教学意外”,必须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现在的90后00后的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己的想法,若教师仍固守所谓的“教师权威”,无疑违反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最终陷入教师“一言堂”的困境。教师们应该尊重学生,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当然,并非每个“意外”,都值得教师去挖掘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甄别,沙里淘金,合理及时加以引导,将“意外”引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引导到要解决问题的中心上来,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有很强的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到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讨论的学习之中。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