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范文

    夏天

    【摘要】二十世纪初,教育部通过“新课改”对全国教育工作者提出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知识点讲解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寻找有效的途径,积极丰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新课程标准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的方式方法完成育人。作者对中学生物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从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91-02

    一、加强生物史学学习

    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本就具有传奇色彩,生物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通过生物发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对生物探究科学方法的使用,树立正确地情感价值观。从而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孟德尔在发现生物遗传学规律之前,具有较高的数学统计知识,他如果没有对统计学知识的系统理解,则无法对遗传学进行深入研究,那创立遗传学花费的时间不仅仅是几年,可能上百年,说明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他是通过漫长的探究和实验,不停的发现未知和证明设想,才拥有生物学科的进步。虽然这些内容需要花上一些教育时间,但是这体现了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品质、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拥有严谨性和逻辑性的思维、不断创新的探究方法和独立思考的科学品质。首先,教师可以先学学习的探究实验,将生物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在探究、讨论、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其次,为了利于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实验科学本质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历史内容来对生物基本概念进行情景再现。最后,就是情绪影响,借用生物科学家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在探究生物学知识过程中的不易与如何克服困难,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总体来说,利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探究,对生物科学史进行充分利用,理论和实际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

    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室现中学生物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按照以前的教育方法,遵循旧课程的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非常简单,即仅让学生清楚实验原理即可,因此生物学工作者在指定相关实验教育内容时,只在课堂上对实验进行演示,不让学生亲自操作,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更加大了学生心中对生物学习的无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维放肆,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自主地完成探究过程,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让探究实验真正发挥其该有的本质。生物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思路,其重要性是生物学工作者和学生都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的。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学习方法和实验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结合自己的思维和方法,从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现象,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生物的各方面的规律,总结和归纳出实验结果,从而升华到概念的层面上去。这不仅需要生物教育工作者的持久以恒,更需要其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新课改”的标准,形成与之相关的科学素养。

    三、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仅是生物,其他各个学科都是片面地追求学生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更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发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教育,只是重视学生的考试的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拓和个性的发展。现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快速时期,其发展趋势要求科技、教育与经济等多领域相互融合,为了适应当代社会需求,教育部要求将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纪律严明、理想远大和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意识,这就必须积极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起来,如此即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如生物教育工作者能够将人文教育融入到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便能提高生物学科教育有效性,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力,以适应社会需要。

    四、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生物素养,必须重视课堂提问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有保证问题的思维度和层次感。提高问题的思维度,教师应该注意所提问题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心智,防止出现浪费课堂时间,没有思考难度的低效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過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学习便会更加有针对性,不仅加强了生物素养,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也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把握问题的层次感,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的认识上有着理解差异,这就需要生物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层次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有思维度和层次感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学习,对学生形成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得到有效的锻炼,使生物科学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得到保证,最大限度的实现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景,张振翅,张颢.高中新课程推进中的理解与实施[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22~130.

    [2]陈小斌.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3]王绍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初探[J]国校外教育,2016(13):105.

    [4]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广西教育,2015(42):12-14.

    [5]朱登英.高中生物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50-51.

    [6]程江船.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30).

    [7]曾令亭,李亚军.农村普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9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