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如何优化初中音乐课程教学 |
范文 | 梁燕枝 【摘 要】初中音乐课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还是有部分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上课不积极,这些都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并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打造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提升自己欣赏音乐的品味,这样音乐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升初中音乐的教学效果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20-01 通过初中音乐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对音乐的赏析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更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一丝放松,舒缓自己的身心。由此可见,音乐课程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缓解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从高强度的学习中暂时抽离出来,进行片刻的放松,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继续学习。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类学科,注重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才是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的教学,要增加学生赏析名曲的机会,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有着多重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在学习民族音乐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党优秀的革命传统,感受各地区的民俗和风情。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要想发挥音乐课程的这些作用,前提是要真正上好音乐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优化初中音乐课程教学。 一、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深化对音乐课程的理解,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真正优化音乐教学的结构。音乐教学,不能只惠及到班上的部分学生,而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音乐赏析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按照计划来教学,除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之美。面向所有学生,并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通过音乐之美吸引学生,打造创意性十足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初中音乐教学,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明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想短期就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应保持耐心,逐渐引导学生赏析音乐作品。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播放两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品味其中的不同,体会作曲家表达出的情感,进而得到美的享受。教师也可以就作品的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音乐的表现形式。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前提是要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性,基本的乐理知识是必须的,但指引学生感受音乐的美,追求美,进而创造美,则是更重要的教学理念。 二、运用有效合理的训练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教师想要做好音乐教学,就要全面关注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声音特点、性格、情感特质和存在的问题等,这样在整体上对学生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不能幻想短期内就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习之初就要打好学生的基础。在教授给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后,就要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乐感。除了要多听音乐,一边听一边思考外,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去感受音乐。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才能更好的赏析不同种类的音乐,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对于音乐的教学,首先还是要从教材内容出发,以课本的内容为基准,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是很多教师将音乐课当成了“唱歌课”,以教学生们唱歌为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赏析能力,这显然是错误的做法。另外,在音乐课中,要让学生内心跟音乐产生共鸣,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为了更好的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充分遵循上述原则,选择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从音乐课中学有所得,在增长自身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美的享受。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培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音乐虽然不在中考的科目之列,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音乐课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领学生唱歌并不是音乐课程的全部,它更重要的使命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音乐课中的表现予以积极正面的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确信自己能学好音乐。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渴望被教师表扬,因此积极正面的评价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其次,可以用优秀的流行音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程中。在鉴赏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拓宽学生们的眼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总之,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音乐赏析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初中音乐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音乐课程的教学,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熊易.简论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8). [2]沈姝玺.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北方音乐,2017, 37(14):91-92. [3]刘文杰.优化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