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情感因素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
范文 |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的是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英语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作者通过对英语教学法的系统学习,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需要做到“功夫在诗外”,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情感因素。本文将基于情感因素理论,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情感因素 高职院校 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09-01 引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层面,更多的是要通过英语教学这样一个活动,加入对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习习惯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普遍的实际情况是:教师重视认知教育,忽视学生的情緒教育和性格的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作者认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问题,扫除心理障碍,激发英语动力。 一、理论知识 “情感因素”指的因为心理原因而造成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种非智力障碍。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其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动力、态度和焦虑等三种情感因素将会影响二语习得效果。也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强弱、态度积极或消极、焦虑程度都会影响学生英语的学习效果。 1.动机。目前研究认为,对英语学习者影响比较大的动机分类是我们常见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也即,内在动机指的是学习者自身内在已经具有的兴趣、天赋、自我效能等,外在动机则是外在环境给予学习者的反馈,比如鼓励与否定、奖励与惩罚等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态度。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态度与外语水平的高低、学习投入力度以及课堂表现等三方面存在极大关系。也即,如果学生的外语水平高、学习投入力度大、课堂表现积极,则将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影响。 3.焦虑。根据霍维茨等的研究显示,跟外语学习者相关的焦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社交、负面评价以及考试。比如,有社交焦虑和害怕负面评价的,可能表现为比较沉默,不敢当众开口说英语,担心自己说错被别人笑话;有考试焦虑的,可能表现为一到考试就紧张害怕,从而影响考试结果,无法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中的动机、态度和焦虑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只有从这三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态度、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程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教学改革建议 作为英语老师,深刻地明白学生的英语成绩可能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改变课堂上的无数个45分钟。基于情感因素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职院校,英语是文化基础必修课,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学习英语的意义何在,如果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抗拒英语,尤其是本来基础就已经很差的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通过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而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主题式教学,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起学生想要了解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让他们意识到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了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 (二)降低学生学习语言的焦虑。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初级水平,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的授课策略上都要从学生的接受度出发,不能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人们只会做相信自己能做成的事情。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奖励机制,对于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态度,降低学习焦虑。 (三)采取弹性考核方式。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都不再使用英语,因此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而应该是把英语教学考核当做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一个载体。也即,考试的方式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弹性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 由此可见,相比较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可以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3:23-26. [3]王晶.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述评[J].安徽文学,2008(9). 作者简介: 钱明,女(1984.8-),侗族,贵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国际教育、职业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