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小班晨间户外活动中规则游戏的指导 |
范文 | 黄峰 【摘要】小班的晨间户外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及需要,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全发展。教师对小班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中规则游戏的指导应依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结合游戏的选择和编制,游戏场地的控制和材料的投放,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多元化教育,游戏结果的评价,让幼儿在欢愉的游戏中安全、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班 晨间户外活动 规则游戏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79-01 一、小班晨间户外活动中规则游戏存在的问题 小班的幼儿对游戏充满渴望,在晨间户外活动期间,他们不仅仅对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游戏充满兴趣,同时也深爱着渗透规则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参与到规则游戏活动中来,并且对新的游戏玩法、规则充满好奇,对规则游戏的游戏结果十分信任并充满期待。我们小班幼儿晨间户外体育活动中,规则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游戏的任务和目的难理解 规则游戏有较明确的任务,小班幼儿并不能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说明来理解和实现游戏时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他们初次尝试规则游戏,并没有目的性,多半是漫无目的的,或是日常经验的内化在游戏活动中的再现。也不明白,在游戏中,携带任务进行游戏活动。小班幼儿参与规则游戏只是被游戏的名称吸引,或是盲目随从集体。 晨间活动时,户外活动场地相对较宽阔,小班幼儿很难集中注意力,听从教师的讲解和说明。而且晨间活动期间,活动缤纷多彩,相互间的影响较大,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到喜爱的正在进行的游戏中,并且观看、模仿其它的游戏行为。 (二)游戏玩法不易独立接受完成 小班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极高的,很愿意主动的去完成游戏中提出的任务。但在实际的户外活动中,小班幼儿还有些害怕尝试,游戏玩法中,常常需要利用一些材料,做一些动作,小班幼儿很难正确的摆弄材料,配合同伴或独自完成一些动作。 (三)游戏规则难以遵守并坚持 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还没有充分的渗透在意识结构里,游戏进行中,他们很难坚持遵守游戏规则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四)游戏结果不够关注 小班幼儿常常是伴随着他玩了,我也要玩的心理参与到游戏中的,他们并没有在意游戏结果,也不在意游戏结果,常常是玩过一遍后就不再有兴趣再次尝试了。 二、小班晨间户外活动中规则游戏的指导 游戏规则是易于小班幼儿接受和理解的,整体的游戏活动是既充满自主成分,又是能让幼儿在自主的思考中,更好的参与的规则游戏中的,在实际活动中,我们的规则游戏的选择和编制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则游戏的选择和编制 1.适宜小班幼儿健康教育。小班幼儿在晨间户外活动中,他们的游戏是充分发展自主性的,但是自主不是不要规则,符合幼儿需要和接受能力的规则,有助于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2.适宜小班幼儿发展特点。小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适宜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更好的方便幼儿参与到自主中的规则游戏中来。 3.适宜小班幼儿游戏需要。兴趣是活动的源源动力,它能够把幼儿在晨间活动中的兴奋点提升,自愿遵守游戏规则。 (二)游戏场地的控制和材料的投放 1.游戏场地的控制。(1)安全性:游戏的展开是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前提的,安全是渗透在每一个游戏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首先,应划分一个具体的活动场地范围,并且在游戏之前同幼儿介绍。确保幼儿安全的展开自主的规则游戏。其次,应在规则游戏展开前,排除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跑道上的障碍物,草地中的危险物等。(2)多样化:规则游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场地的控制应跟随游戏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如竞赛类的跑、跳等活动,尽量选择在橡胶跑道上进行;角色行为分工,集体统一进行的活动,尽量选择在宽敞的开阔的草地上进行。总之,让幼儿能够体验到规则游戏的变化,能够在情景的变化中初步了解每一种规则游戏的不同场地因素。 2.游戏材料的投放。(1)适宜性:游戏材料在规则游戏中是极为重要的,往往是游戏的积极带动者,这些材料应是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有助于游戏玩法和规则说明的,尽可能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同时通过材料吸引幼儿坚持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更好的完成规则游戏的目标。(2)丰富性:规则游戏也是多变的,同一个游戏,班级的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也会不一样。丰富的活动材料可以让同一个规则游戏演变出更多的新奇和趣味。 (三)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多元化教育 1.游戏玩法。(1)导入说明——游戏名称内容介绍,游戏基本动作示范,小组成员完整示范游戏玩法。(2)场景布置说明——游戏场地的范围,游戏中材料的介绍及用意。 2.游戏规则。(1)行为规则——在小班晨间户外规则游戏中,幼儿与多种自主选择的游戏材料做游戏。每一种活动材料,都有它独特的玩法,把这种材料的玩法和小动物等受幼儿喜爱的角色行为融合,正如幼儿记住了兔子跳,就能边跳边玩,幼儿记住小鱼游,就能自如的摆动身体。(2)内容与玩法规则——内容与玩法是规则游戏最核心的主体因素。幼儿理解好了,就可以在游戏场地与同伴自主的组织规则游戏。每一个游戏的内容,就像一个主题情景,而规则,就像这个主题情境中的机关,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通关,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晋级,这些规则,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示,分析与讲解。 (四)游戏结果的评价 1.教师反思式评价。教师通过组织游戏、实施游戏了解幼儿内心的一种对自己表现或参与游戏的感受,及时地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做适时的调整。对照原有的规则游戏的目标,对游戏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引起重视,并通过多方面學习和及时调整,使规则游戏更适宜幼儿发展,能够更好帮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达成游戏目标。 2.客观结果呈现式评价。晨间户外规则游戏结束后,顺其自然的等待幼儿体会客观结果的呈现,自主观察比较,在一次次的规则体验中,尝试更佳的获取成功的游戏方法,体验游戏所蕴含的丰富动作知识经验,发展身心。 3.教师总结式评价。晨间户外活动,直接总结评定当时幼儿活动的具体情况。教师对于幼儿的表现予以积极的肯定,分享集体成功的经验,同时根据部分幼儿对游戏情况的讲述,从某一个角度引发幼儿的集体思考,引导幼儿学习自主解决规则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小班晨间户外活动,自主中渗透规则,玩耍中伴随规则,这种自由中的规则游戏,能够帮助小班幼儿逐步的形成规则意识,在未来更高年龄层次的晨间户外活动中,获取更加丰富而有益的活动体验。幼儿是晨间户外活动的小主人,能自主的遵守集体规则,又能在集体活动中自主的创造充满个性智慧的游戏行为。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99—104.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6. [3]王占春.幼儿体育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9-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