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范文

    余礼艳

    【摘 要】教学改革开始实行之后,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阅读教学,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改变教学策略,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的阅读策略包括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引入情境,激励思维;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11-01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群文章阅读模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通过阅读相同主题的大量文章强化知识点、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也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巧,锻炼小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简单通俗的道理同样适用与教学活动。相比把知识点过分细致化讲解,灌输学生教师的思考成果,教师更需要传授学生学习技巧和阅读方法,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找寻学习的乐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使得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从而在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据以往经验来看,按照小学生习惯的阅读方式,对文章的阅读大多是采用整体通读,了解文章梗概,增加了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阅读难度,因此,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明确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意义,既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丰富,也是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明白教学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响应课堂,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实现自身能力的突破。例如,在伯牙绝弦一文中,教师首先将整个教学思路公布于众,继而开展教学。领导学生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后提炼文章主旨,针对部分字、词予以详细的解释。在整个过程中透明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利用同一学习思路学习其他文章,实现举一反三。

    三、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四、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內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选取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为下一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给达标者予以鼓励性的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强自信心。实施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要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关注他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51-52.

    [2]刘宏宇.关于小学中年级群文阅读选文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6,(9):1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