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范文

    邓木香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很好的将知识进行传递,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并能逐渐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适应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我国的教育已经逐渐的从传统的形式向着新的教育形式进行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65-02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取得最大值的教学成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那么,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是小学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被誉为“育人园丁”,肩负着教育学生、培育人才的重任。小学是我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起航点,很多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因此,小学的老师对学生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语文老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完成最优质的教学任务。另外,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鼓励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取成就,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信,推动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再者,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与其他教学工作者多多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过硬,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文化知识,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以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兴趣学习”帮助小学生养成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让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增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兴趣学习”可以很好的帮助小学生集中精神、认真听课。小学语文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性采用故事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以讲故事的方法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升国旗》一文,老师可以给学生先讲一些关于国旗的小故事,增加学生的国旗的认知。比如: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角星的由来象征什么等等,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同学们对国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国旗的意义,再来学习课文就会容易很多。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兴致高昂,让课堂学习变得有趣,大家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校完成。

    三、利用科技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只会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单一的讲解,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不理解,还有理解偏差。科技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困难。例如,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在《江南》这首汉乐府的诗歌中,主要描绘了鱼戏莲间的美景,直白的语言文字没办法表达那种美感,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多媒体上丰富的色彩和质感的画面让学生对鱼戏莲间的美景有直接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堂提问要有技巧,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老师都喜欢提出一些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问题的设计就很有学问了,如何在课堂上设计巧妙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老师需关注的重点。例如,《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在课前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幸福是什么?”“文中主人公的幸福是什么?”“现在你们的幸福是什么?”讓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课文阅读,这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定的感知,然后在阅读中,独立的思考,寻找自己的答案。提问式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刺激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也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探究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构建小学语文高校课堂教学[2]。

    五、明确学主生的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師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老师“一言堂”的讲台上,学生很少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改要求转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确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思想,老师在其中其引导作用。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大家就学习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另外,还可以建立自我评价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既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也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的了解,适时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教师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利用科技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实现。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促使教师转变了教学思想观念,积极的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庆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39-139.

    [2]陈利利.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2,(6):116-117.

    [3]仲应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21):21-23.

    [4]李芸.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教育界,2014,(29):9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5:56